外汇局:未来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 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是必然选择

来源:中新经纬时间:2018-04-19 19:53:27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9日电 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回答外部货币政策因素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有哪些影响提问时表示,未来如果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是必然选择,但对中国的影响依然可控。

资料图

19日,国新办就2018年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问:目前全球主要央行先后实施或考虑货币政策正常化,想了解一下这些外部政策因素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会有哪些影响?

王春英介绍说,过去几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对全球汇市和国际资本流动产生不同影响。

第一个阶段,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明显分化。美国经济率先复苏,失业率持续下降,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启动加息;由于经济依然低迷,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这种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方向上的较大差异,导致美元汇率出现较快升值,我们看到2014年下半年到2017年初,美元指数从80左右升破103,最高涨幅近30%,使得新兴经济体在这一阶段普遍面临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

第二个阶段,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趋同但进程有所不同。从2016年起,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开始好转,欧央行开始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逐步降低购债规模,并计划在未来停止购债。2017年后,欧元区政治稳定性有所增强。同时,英国、加拿大等国央行开始加息。在此情况下,市场对欧元区等经济体复苏和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增加。对美国政府政策的期待有所减弱、更趋理性,总体上压制了美元的升值势头,2017年美元指数回落9.9%,这期间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明显缓解,中国跨境收支也趋向基本平衡。

王春英表示,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传导效应,对国际汇市和资本流动的影响也不一样,目前的情形仍有助于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王春英认为,未来如果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是必然选择,但对中国的影响依然可控。

第一,此次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还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将是温和、渐进的过程。

第二,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不同,将会继续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如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进程已经进入后半段,欧元区等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刚刚开始,这也能够避免全球流动性过快收紧。

第三,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较好,金融市场运行总体稳健,市场主体对美联储等货币政策调整的适应能力和应对经验进一步提升,有助于积极化解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王春英表示,总的来说,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需要客观分析、密切关注,当前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状况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有关变化。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外汇局:一季度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形势更加稳定供求平衡更巩固
下一篇:3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580亿元人民币 环比增加11.75%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