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来A股市场各种乱象频出,如:獐子岛的扇贝跑了、*ST保千(600074-CN)涉嫌被原大股东亏空资产、乐视网巨亏139亿元、ST华泽付不起审计费等一系列雷人事件,其中保千里属于最令人憎恨的一个。
从保千里公布2017年报数据看,全年业绩巨额亏损77.3亿元,其中光四季度就亏损81.3亿元,而保千里的2017年三季度净资产才48亿元,巨额亏损导致公司净资产竟然倒欠33.5亿,也就是意味着归属于公司全体股东净资产竟然为负数。
(数据来源:保千里公司2017年报)
大额投资掏空上市公司
2014年,保千里通过资产重组,成功借壳中达股份上市。重组完成后,庄敏持有上市公司37.3%,成为ST保千里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并于2015年4月就任公司董事长。然而借壳后仅仅一年多,2016年12月底,证监会对保千里借壳上市涉嫌造假进行了调查,2017年8月保千里在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后,社会舆论较多,公司声誉形象受损,下属公司的资金被银行冻结及要求提前还款,外加公司原董事长庄敏对外投资过度,资金链出现断裂,造成2017年业绩大幅下滑。
现在的保千里已经被原董事长通过资产转移掏空。庄敏主要通过:一、对外大幅投资转移资金;二、预付账款不收回货物转移资金。
从公司公布2017年财报数据看,由于原董事长庄敏对外大幅投资收购,大额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交易,违规担保等为由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公司的货币资金由2016年的32.97亿,断崖式下跌至2.89亿元,减少30亿元。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商誉等资产项都计提大额减值逾78亿元左右。
中小投资者股东意识淡薄
公司披露报表显示,庄敏个人持有保千里的股份为35.07%,虽然为实控人,但并不是绝对控股。庄敏在没有绝对控股公司的情况下,却漫天过海侵占中小股东权益,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在2016年庄敏通过对公司章程的修改,一方面限制公司董事会的权利,另一方面,放大自己在公司的权限。
如果在庄敏成为公司大股东后,作为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及各中小股东一致不同意对公司章程的修改,那么也将无法通过股东大会的审议,后期庄敏对于公司资产的转移或许没有那么容易。
而事实是,公司的中小投资者股东意识淡薄,如果不涉及自己账户资产的缩水,往往是不会行使股东权利的。如果,对于庄敏提出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如果中小投资者都可以团结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行使自己的股东权利,那么庄敏大额投资、预付账款等一些列活动或许没有那么容易得逞。
造假对应的惩罚力度太弱
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A股市场造假惩罚成本太低,对相关当事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较低,以公开谴责和少量罚款为主。而这种犯错成本太低,进而,纵容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造假的动机。如: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通过财务造假可获得10亿收入,而一旦东窗事发,监管机构对于责任人的处罚只有区区几百万或公开谴责。
美国如遇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般会由代表律师出面起诉,轻则对于造假公司所获得的违法收入处以几倍的处罚,重则可能对当事公司会勒令退市,主要责任人处于刑事处罚,判处有期徒刑。而这种作为就是要让造假公司得不偿失,起到“杀一儆百”效果。
保千里这种长期严重欺诈中小股东,侵害中小股权权益的做法,理应受到应有的处罚。投资保千里公司的中小股东血本无归,据消息称:投资保千里的中小股东,找到律师咨询,而得到的回复却是,公司现在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就算这件官司打赢也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对于这种情况监管层必须敢于亮剑,找到当事人,不能让侵害中小股东的责任人逍遥法外,不然,天天挂在口边的保护中小投资者那就是一句空话。
作者:郑鹏超
编辑:张骏芬、黎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