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交作业的京东终于不用再纠结到底是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GAAP)还是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赚钱了。
北京时间5月8日晚间,京东发布的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8财年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在GAAP下净利润为15.24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2.79亿元,同比增长430%,创下了单季盈利的新高;在Non-GAAP下净利润同样达到了10.474亿元人民币,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的盈利。
此外,第一季度,京东净收入达到10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高于市场预期989.9亿元人民币。
不过,京东第一季度调整后每ADS收益0.71元人民币,不及市场预期的0.82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0.92元人民币。
受此影响,截至记者发稿前,京东股价美股盘前跌幅近4%,而该公司股价在业绩公布前曾一度涨2%。
资本市场目前对于京东业绩是否达到预期表现得相当敏感。
此前,北京时间3月2日,京东发布了2017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后,由于财报数据不及预期,京东盘前一度跌幅超过接近10%,股价一度跌破42美元。最终,京东股价当天收盘价为43.8美元,下跌5.22%。
京东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一路走高,2017年上涨了62.8%。到了今年1月份还涨了19%,曾创出50.68美元的历史新高。目前其股价在37美元左右。
2018年第一季度,除了创下单季度盈利新纪录,京东该季度净收入10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
但是业绩增长背后,第一季度京东运营成本同比增长34%。而第一季度,京东运营利润为人民币443万元,去年同期为利润人民币6.61亿元,同比下滑99%。
此外,该季度京东的交易总额(GMV)为人民币3302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0%,但环比下滑18%。
对于第二季度,京东预计营收1200亿~1240亿元人民币,而市场预期1223.9亿元人民币,全年营收增长29%~33%。
“我希望京东的净利润能够持续增长,但并不是一定要在短期内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京东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此前表示,从长期来看,京东会把超出预期的净利润增长大部分用于再投资,近50%的再投资用于技术发展,而30%-40%的再投资用于业务增长。
而早在去年年初的“京东集团2017年开年大会”上,刘强东也明确提出,京东将用第二个十二年的时间,把第一个十二年里所有的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变成一家纯粹的技术公司。
京东方面提供的数据是,2017年,京东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从上一年的45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到67亿元人民币,增速为49.4%,其中仅在2017年四季度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就达到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74.5%。而进入到2018年一季度,京东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持续提升到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了87.2%,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1.7%提高到了2.4%。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就营收增速问题,刘强东曾表示,目前京东商场业务的广告收入在GMV中的占比偏低,未来京东会加大这一块的收入。“过去广告留给商家和品牌商操作的空间比较小,未来京东会把广告这块更多的操作空间留给第三方。”
而2018年第一季度,京东的服务净收入为86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同比增长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