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电气化是不是一条的好的出路呢?在全面减排以及”碳中和”的背景下,全面电气化似乎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宅的本田是内燃机坚定的支持者。当日产早早就开始用晨风试水纯电、丰田投入重金搞燃料电池时,本田也只是绕过丰田混动专利鼓捣出一套iMMD混动系统,仍然没放弃对内燃机的渴望。后面国内新能源政策的收紧,本田为了破除牌照的限制,也只是在锐混动的基础上推出了插电混动版车型而已。
而随着奔驰、宝马、通用以及同为日系阵营的日产汽车都在加速布局电气化,本就在电气化涉猎不多的本田也坐不住了。10月13日,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onda)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Honda)、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Honda)共同举办Honda中国电动化战略发布会。根据规划,本田计划在2030年后不再在中国投放新燃油车。与此同时,在此次发布会上,本田有5款纯电动车型进行全球首发,并发布了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
虽然宣布电气化的时间有些晚,不过身为技术宅的本田在电气化研发上面还是有点东西的。今天就来好好分析一下本田这次的电气化战略。
相比于此前的遮遮掩掩,本田这一次上来就把手上的牌show hand,全面All in电气化的决心昭然若揭。在内燃机时代,MQB、MLB等平台为大众集团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贡献,而进入到新能源时代,可以扩展化、共享化以及智能化的平台才是各个车企的研发重心,例如大众的全新的MEB平台花了接近70亿欧元,而吉利最新的浩瀚平台也是花了五年时间耗费180亿元才研发出来。此次本田专门开发的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成本,但从其公开的结构来看,成本应该也不低。
扩展化作为电气化平台的重点,本田的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整合了FWD、AWD以及RWD三种驱动结构。这样的结构意味着,入门级强调销量的可以采用前驱平台来进行生产,例如这次发布的东风本田e:NS1和广汽本田e:NP1两款新车就是基于该平台开发,而AWD和RWD两个版本,则可以根据需要在中大车型上搭载应用。
与本田激进的电气化战略相比,日系品牌三强中的日产汽车则相对比较保守了。作为较早试水新能源的品牌,日产早早就通过启辰引进了纯电车型晨风,只不过当时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不成熟以及定价偏高等原因,晨风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就停产了。后来日产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晨风的状况,直接用聆风的纯电平台套上轩逸的壳投放了轩逸纯电。至于日产最近推出的e-POWER混动,虽然与纯电的路线极为接近,但仍然是一套混动动力系统,并没有全面电气化。
如果说日产的电气化战略很接近纯电路线,那么丰田的电动化战略就更保守了。目前丰田的产品系列里有好几款纯电车型在售,不过基本上都是TNGA架构的油改电调整而来,产品力聊胜于无。为了在纯电动市场不被抛离,丰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品牌形象,借用广汽埃安的电动化平台推出了iA5。当然,后期的丰田也在加速电气化战略的布局,其基于TNGA架构升级而来的e-TNGA架构还是颇为先进的,但目前丰田电气化的战略基本上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首款基于该架构开发的纯电量产版车型仍没正式公布。可见,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跑得快并不代表跑的稳,通过这次电气化战略,本田很有机会后来居上。
不仅如此,本田此次发布的“e:N Architecture”平台还特别重视智能化。为了满足未来智能化的发展需要,本田推出了全栈智控生态系统“e:N OS“,该系统由Honda SENSING、Honda CONNECT,以及智能数字座舱为一体融合而来,具备了AI语音助理、车家互联、OTA在线升级等功能。此外,以手机为终端的数字钥匙,可对车门、车窗、空调等进行远程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Honda SENSING升级版,本田发布的全方位安全驾驶辅助系统“Honda SENSING 360”,可以覆盖车辆周围的盲区,有助于避免交通事故并减轻驾驶者的负担。与原有系统相比,Honda SENSING 360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感知范围由车辆前后方扩展到全方位。根据本田的规划,该系统将于2022年率先在中国发布的车型开始搭载,并计划于2030年前完成在先进市场销售的全部车型中搭载应用。
在本次Honda中国电动化战略发布会上,Honda中国正式发布了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至于“e:N”代表什么,本田也给出了解释,例如“e”是energize(动力),也是electric(电能),而“N” 是New(崭新),也是Next(进化)。这样的解释很完美,也解释得通,至少不会像通用那样重金研发Ultium平台,却随便起了个让人一头雾水的名称——“奥特能”。
作为“e:N“系列量产车第一弹,本田选择在此次发布会上发布东风Honda的e:NS1特装版和广汽Honda的e:NP1特装版两款新车也有自己的考量。从此次电气化战略的阵势也能看出,本田是抱着必胜的信念而来的,所以它一出手就采用目前最稳的“双车战略”的打法。
要知道,大众早在2019年的上海车展就开启了电动化战略,由于需要平衡南北大众的利益,推出纯电车型略显拖沓。以致到今年9月份,推出了4款纯电车型的大众汽车在纯电新车的销量才刚刚突破1万辆的关口。为了吸取大众的教训,本田此次发布的两款新车都明确在2022年推出,不给市场喘息的机会。
而选择SUV进入市场,同样是本田求稳的战略。深耕于中国市场多年,本田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最为熟悉。目前本田在SUV市场当中拥有XR-V/缤智、CR-V/皓影等多款车型热销车型。此次推出两款纯电SUV车型,相信也是本田基于多年对中国市场调研后作出的选择。
根据本田公布的消息,两款纯电SUV基于“e:N Architecture”平台开发,整体的设计则脱胎于本田e:Prototype原型车。由于两款车大多数采用了平直线条,整体上的视觉效果上看上去开阔、大气。内饰部分,本田终于跟上了时代,采用了符合现下车内的流行设计趋势的大尺寸中控屏幕,配有本田最新的全栈智控生态系统“e:N OS“。
动力部分,两款车型搭载的电机最大功率或为182马力(134千瓦)和204马力(150千瓦)而续航则超过500km。虽然从数据上来看,两款新车不算特别出色,但与目前主流的15万级别的纯电车型差距很小。如果可以尽快上市,配上合适的定价,以本田品牌的号召力,热销应该问题不大。
最为重要的是,目前的两款纯电SUV只是本田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根据本田的规划,此次发布会上另外三款概念车N Coupe concept、e:N SUV concept、e:N GT concept的量产版将于五年内陆续上市。一旦东风Honda的e:NS1特装版和广汽Honda的e:NP1特装版两款新车打响头炮,通过“双车战略”的裂变,本田将可以迅速在中国市场再投产6款纯电车型。
随着本田电气化战略的发布,日系三强已全部投入到电气化的怀抱里。虽然本田的步伐有些慢,但得益于在混动领域的多年耕耘,本田的电气化战略并不落后于对手,其所推出的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无论是科技端还是智能端都有与对手角逐的实力。而此次电气化的开端,是本田以双车战略拥抱中国市场为开始,更值得大家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锋出行”(ID:fengchuxing2021),作者:马过海,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