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健身房之前,更多年轻人先去了按摩店|GymSquare

来源:36氪时间:2021-10-16 14:21:34

也许在正式迈入健身房之前,更多年轻人先去的是按摩店。 

相比要耗费精力体力的「跑、跳、蹲」,被动接受按摩推拿,看起来是更顺应人性的健康获得方式。

以至于在ClassPass这个全球最大的健身预定平台上,很早就开始签约了类似SPA、按摩推拿、美容美体的预定服务场馆。这也是为什么在业态发达的美国,健身会被称为覆盖度更广泛的「wellness」。

当然,更不用提在数量上比健身房更多的按摩店。

在大众点评搜索「推拿按摩」,仅在上海地区,就有超过16000家推拿按摩养生店,五花八门的选择下包括全身、肩颈按摩、精油按摩、足疗SPA、泰式按摩、盲人按摩等。 

收购ClassPass的saas平台Mindbody,按摩SPA已经是成熟业务 

但在这个更加分散的市场里,专业服务还没有到被标准化的程度。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按摩疗法实操门槛不低,甚至是风险更大的。

比如有能够进行脊椎曲度调整的养生门店收费上万,但客户却体验的是基础的背部按摩;而付费上万进行骨盆复位的客户,在进行了一个疗程的按摩后反而表现出了骨盆前倾的体态。 

包括在按摩时或许会造成软组织的挫伤,以及按摩后出现长时间无法消散的红印也有可能是皮下出血。 

按摩风险不小 

而另一方面,按摩的受众群体其实已和健身房有着不低的重合度。

当中可能有喜欢佩戴SKG颈部按摩仪的年轻白领;或是把NBA球星时尚单品的筋膜枪当作按摩小家电的家庭主妇。 

一部分健身房也察觉到了这部分用户需求,比如从健身中延伸出的独立拉伸工作室,以及新兴的运动康复门诊,都即将与传统按摩分庭抗礼。 

一起去按摩

按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的印度,它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自然疗法系统。 

演变至中国,按摩结合了传统中医、武术和佛教、道教的精神瑜伽训练技巧和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古代中国人开发了一部名为《黄帝内经》的文本,今天被认为是按摩疗法替代医学针灸、穴位按摩和草药疗法的主要内容。 

而从传统的老式按摩下沉至年轻人为主力的消费市场,按摩做的很成功。

作为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家电产品之一,按摩小电器开发出了丰富的品类,除了针对全身上下各种部位的头、眼、颈部按摩仪,还有针对运动场景的筋膜枪,可养生的艾灸仪、可瘦身的美腿仪等。 

功能与10年前的按摩器其实并没有出现本质上的提升,仍然是以揉捏、锤击、电脉冲等技术手段为主。 

种类繁多的按摩小电器 

但按摩行业通过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推广,经过外观的更新换代和明星网红的带货,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单品。

根据京东2020年发布的《新时代带电生活图鉴》显示,年轻人正在成为消费按摩仪的主要购买群体。每10台按摩仪中,就有超过7台是被85后买走。 

现象同样映射到了按摩门店中,从前属于中青年市场的东北搓澡文化、足疗、盲人推背,都有了新的名字。他们被美式整脊、瑞典精油按摩、拉伸精品工作室取代。 

当然,按摩行业的崛起,不能只归功于营销的成功,更在于他们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

长期伏案工作和久坐低头是年轻人全身酸痛的主要诱因,2016年,国内一项对2000例颈椎病患者展开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和上班族患颈椎病的人数陡增,30岁以下患者所占的人数比例,比30岁到50岁的患者高出了22%。 

对比1996年和2016年劲椎病人群数据,呈现年轻化趋势 

来源:《2018年人体工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相比起有氧运动一小时和瑜伽健身会馆的吸引力,「推拿按摩」显然更受年轻人的青睐。运动所苛求的自律,对于他们是工作之外另一份要交的作业。 

但推拿按摩不一样,它意味着放松、交付和什么都不做。疲于工作、加班的年轻人来说,「被放松」是个更值得一去的休闲活动。 

按摩的专业,还很难标准化

「按摩」已经在很多研究中被证明了对人体的效益。

1800年代,瑞典医生和体操运动员Per Henrik Ling创造了一种按摩疗法,后被称为瑞典运动疗法,以帮助缓解慢性疼痛——一种涉及抚摸、按压、挤压和撞击的按摩风格。

这种按摩风格它有助于降低体内皮质醇水平,皮质醇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激素,控制大脑对外界压力的反映激素。 

也就是说,它可以帮助人体降低压力。 

另一方面,按摩能够刺激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传递,让大脑感受到放松和按摩后的舒适感。 

瑞典式按摩,它涉及使用手、前臂或肘部来操纵肌肉的表层,以改善身心健康。关节的主动或被动运动也可能是按摩的一部分 

但即便如此,按摩的专业如今还很难标准化,当中也存在风险。

比如在大力(甚至暴力)按摩以后,短时间内感觉舒适,但是几小时后疼痛会重新出现。 

这是因为大力按摩以后肌肉发生水肿,症状重新出现,这样反复按摩,反复水肿,形成非良性循环,结果是按摩力量越来越大,疼痛却无法纾解,甚至有加重的趋向。 

如果没有进过系统和全面的按摩手法以及医学知识培训,有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比如说正骨、颈部按摩等风险较高的按摩手法,操作不慎,甚至会有瘫痪的风险。 

因此,在非医疗机构享受推拿按摩服务时最好避开躯干如:腰部、颈椎、胸腹部等区域,减少风险的发生。

保健按摩,也始终无法替代健身锻炼的作用。

按摩可以缓解适当疲劳,但是都市人产生腰酸疼、浑身无力等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运动过少,想要活动真正全面的健康,更需要多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按摩中的健身新生意

健身教练和按摩师,他们作为相似的大健康产业工作者,具有高度相似的目标客户群体。 

专业的健身教练其实也能够提供类似的按摩服务。只是当它们出现在健身房时,有更通俗易懂的名字——「拉伸、放松和运动后恢复」。 

比如已经独立的拉伸工作室,作为与按摩相似的产品已经被市场所接纳。 

更不用提专业化的康复机构,面向运动损伤,肩颈腰背等康复理疗。在上海,点评搜索「运动康复」,已经能发现两位数的运动康复机构,提供包含「触诊评估,方案解读」在内的康复流程。 

包括即使存在多种问题,但全民健身浪潮近4千万健身人口的运动人群,以及都市工作人群的亚健康趋势,都是当中的全新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精练GymSquare”(ID:GymSquare),作者:碧纹,36氪经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苹果新品最全预测:新MacBook Pro性能爆表,还有更小巧的AirPods第三代
下一篇:最后一页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