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一月就被裁”,那些追逐风口的年轻人

来源:36氪时间:2021-11-04 08:59:35

八月份的月会上,参加的同事熙熙攘攘上百人。我坐在台下,听见HR读同事的匿名问题: 网上说受双减政策影响,公司会有大规模裁员,请问是真的吗

主管顿了一下: 暂时还没有这个计划。

一个月后,参加九月份月会的同事只剩下不到十个人。

首当其冲的是效果广告同事,曾经铺天盖地的课程投放逐渐没了动静。产研也逐渐传来被优化90%的消息。

自从学科类机构被界定为“ 非营利性机构”,公司不得不通过裁员控制成本。

短短两个月,眼看企业微信的同事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

每个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自己。

不敢离开,也不敢留下来

我和M都是八月份刚来的应届生,本来以为我们会是优化名单的第一批,但是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似乎还算安全。

原来的部门解散后,我们被调到了课程运营组。

可能因为我们是整个公司除实习生之外,最便宜的劳动力了。”M感慨地对我说。

M一直对被裁员的事非常惶恐。我们去楼下的茶水间,发现整个楼层已经搬空了,M惊呼:我们是不是也要被裁了。

我紧张地说,小点声,会被HR听到的。

比起我们两个菜鸟,资深同事大多喜怒不形于色。 我们的小组leader一向被主管器重,在这里勤勤恳恳工作了两年

在一次工作对接中,她对着手机和我讲方案,突然弹出来一条招聘软件未读消息,我们都心照不宣地沉默了。

同事们相继离开,离职内卷笼罩着办公室,没人想当最后一个走的背锅侠,但作为应届生却尤其被动。

因为入职第一个月公司就交了社保,我们彻底失去了应届生身份。

我曾咨询一位去年刚入职腾讯就离开的学姐,她告诉我,这种情况没办法参加校招 ,“打电话到北京教育局都没有用。”

我在网上搜各种社招职位,十个JD(Job Description, 岗位描述)有八个都要求“ 具备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只要和专业有关联,我全都一键投递简历,大部分都石沉大海。

这次裁员潮释放的人才太多,应届生在社招市场竞争力太弱。

在我疯狂在职投简历的同时,另一些应届生已经开始被优化。其中大部分人刚刚经济独立三个月又失去了收入来源, 只好携着“被裁员”背景的简历,继续开始求职

也曾有朋友劝我想开点:虽然年终奖集体下调了一档,但是还好没有降薪。和我有可能跳槽的职位比,目前的薪资依然很有竞争力。

拿着高工资养老不香吗,以后就算被裁员了,还能白拿两个月赔偿金。”朋友对我说。

但是只有当局者能感受到这种危机感。业务停滞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 没事情可做”,大家只能努力找一些工作来填充绩效。

而且这样无所事事的养老也有期限—— 试用期的通过名额,大概也随着双减被减掉了

于是,我不得不继续艰难的求职之旅。曾经最看好的教培行业也难逃“天灾”,重新被推上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我变得更加迷茫。

找自我,而不是找风口

这种迷茫带来最直接的问题是,下一份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外企工作环境好但薪资低,互联网公司工资高但加班严重,传统媒体不加班但日益衰落。 经历一个多月的求职终于拿到了几个offer,但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去年面临这样的场景时,我选择了教培行业。“融资数十亿”“行业迅速扩张”这些信号让我相信教培行业是下一个风口。

但“ 找风口”掩盖了职业选择应有的逻辑,以至于当被HR问起“你在职业选择中最看重的要素依次是什么”时,我除了“行业”外给不出其他要素明确的排序。

而在选择了教培行业之后,我也没能想清楚未来的职业方向。

不止我一个人在经历这样的纠结,对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找工作都可能是 第一次重要的主动决策

某求职备考网站上,秋招期间最热门的就是offer比较帖。

曾经统一的学业标准为我们制定好了决策路径:读哪个大学?选能够得上最高的分数线。读哪个专业?找这个学校全国排名第一的学院。

但职业选择的多维性打破了这样的线性思考逻辑,工作的价值也不再由成绩来衡量,找到"自我"成为找到"职业目标"的必经之路。

根据美国职业生涯学会统计, 80%的职业生涯问题,原因都不在工作本身。在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时,应届生踏出职业选择的第一步便异常艰难。

于是, 很多年轻人会追随普适的价值观,把“薪资高”“稳定性强”作为优先条件,但事后发现不如所愿。“一年跳槽多次”也不一定是因为每次都遇上倒霉公司,大部分人入职时就没那么坚定。

又或者像我一样,追随所谓的“风口”,以为吃到行业发展的红利,职业规划的混乱便不是问题。殊不知潮水褪去得如此迅速,骤然发现自己在裸泳。

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如果没有理想

从投递简历那天起,我就开始重新思考,我理想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

专业对口,薪资高,行业前景好,加班少,成长空间大......我把这些要素全部列了出来,按重要性分配权重,然后计算每一个offer的得分。

直到这些混沌的变量落在纸面上,我才似乎看清楚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要不是被工作困境逼一把,也许我依然过着温水煮青蛙的生活。

双减政策带来的行业变动让很多人的职业生涯遇上了“ 黑天鹅”,但这也许并不是坏事。

塔勒布指出,应对黑天鹅的有效方法是具备“ 反脆弱性”:

面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时,“脆弱性”蒙受损失,“强韧性”不受影响,“反脆弱性”则从中获益。基因库正因为冲击保持优胜劣汰,提升整体的适应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给了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机会。

在这篇稿件完成前,我已经离开教培行业进入了新工作。我的Leader在招聘软件信息弹出的第二天,宣布他即将跳槽,并且要给自己放半个月假陪孩子旅游。

M终于不用担心被优化,只是不得不承担更重的工作任务—— 因为业务组其他同事都已经离职了

在这个时代,没人敢奢求稳定,我们只是离下一次变化越来越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Yuki,36氪经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