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人需要多少月薪才能感到幸福?我们收到905份答案

来源:36氪时间:2021-11-04 20:59:00

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对第一批即将参加工作的00后大学生进行就业调查,发现超六成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10年内能年薪百万。

这个数据招致了评论区的冷嘲热讽:

“还没经历996和租房加班,还没被社会毒打。”

“某乎看多了,真以为长大都能人均年薪百万?”

成年人用亲身经历揭示:原来,世界不是励志鸡汤那么简单,长大后就必然功成名就拿高薪的

在领英《高校研究所》直播里,一个大学生在评论区写出了自己的焦虑:大四了还没找到自己的方向,我该怎么办?

当我们读书和学习讲求性价比,毕业后迅速投入就业市场,以月薪为标准衡量个人成就时,这种信念被自然地建构和内化:

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提升自我,才能获得成功,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追求幸福。

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成功的标准究竟有多少?月薪的数字,一线城市的房产,健身的空闲时间,具有高级感的日常探店和旅行摄影……

在这些不断内化、正常化、并不断升级的社会评价标准里,我们几乎无处躲藏。

还记得多年前央视的经典发问吗?

拿不到年薪百万的普通打工人,难道就不会得到幸福吗?

不努力,我就不配得到幸福吗?

在我们发布的你月薪多少,感觉幸福吗?的问卷中,40%以上的朋友月薪超过1w,超过25%的朋友月薪在2w以上。

尽管如此,超过七成的人对自己的月薪“不满意”。

月薪对我们的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于方方面面,不过一个共识是:80.30%的调查者赞成月薪的重要性在于“未雨绸缪,更多收入让我的生活更有安全感”

入围美国福布斯“全球年度最具权势女性排行榜”第3位的梅琳达·盖茨(比尔·盖茨前妻,原名Melinda French)曾在她第一篇LinkedIn专栏文章中说:

过去的美国梦建立在努力工作就能取得成功的理想上。然而今天随着技术的兴起,这种信念变成了:你必须一直努力工作,否则你会失败。

烦恼还有可能是比出来的。

当我们觉得自己无法保持与同龄人相同的生活水平时,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快乐。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劳里桑托斯(Laurie Santos)在“幸福实验室”播客中提到:更多的钱不会让我们更快乐,但相对于其他人更多则会

这种渴望成功、恐惧失败的焦虑感,催促着我们不断努力,向更加富裕的目标努力。似乎收入更高,我们才能感到安心,才能追求幸福。

不过,我们的问卷调查也显示,无论你处于哪一个人生阶段,这种焦虑可能会始终伴随你的生活

大学生焦虑就职,就职的青年渴望买房安家,交上首付的房奴忧愁背上的贷款,有房有车的人开始操心孩子的教育,当孩子开启新一轮焦虑后,中年人担心起身体健康和养老问题。

当然就算退休,可能还得北漂帮忙带娃。

我们坚信还需要更加努力,才配得上自己对更好生活的期待。

这些期待不仅源于我们真实的生活需求,也源于与周围人的比较,源于社交媒体上遥远的他者,源于我们为之工作的、创造这些消费诱惑的社会本身。

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消费主义时代里,我们究竟赚多少钱,才能得到幸福?

月薪给不了的安全感,到底怎么得到?

焦虑和烦恼是必然的,还是被想象出来的?

与月薪直接相关的物质享受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人生短暂,谁不想吃喝玩乐,潇洒走一回?

不过,当我们经历收入增长时,我们的愿望和期望也会随之提高。

金钱买不到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很快就会习惯金钱买到的东西,并再次提高自己的期待。

就好像小红书里的种草分级:从贫民窟女孩,到平价,再到贵妇。

被分层打上标签的不是化妆品,而是自我认同。我们选择品牌时选择的是一种社会身份,将自己与渴望的形象联系起来

在无限的物质比较的欲望中,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自我决定能力,跟随广告商和社交媒体中的他人所设定的“幸福标准”来定位自己

当消费是为了塑造自我形象,试图改变他人对我们的认知印象时,不妨再想想:我真的需要吗?

在“从有限的收入中获得更多幸福”的小妙招里,很多人提到:摆脱消费主义的陷阱

双十一又快到了,有朋友特意强调“买买买是一种假性幸福”。剁手的快乐仅存在于挑选-收货-拆包装这短暂的购物体验中。

降低欲望,减少消费,持续小额存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从焦虑和不安中解放出来。

至于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我们必须承认,概率性的风险与生活共存。

在眼下,不如抓住机会为生活创造更多的幸福感。毕竟,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作为普通人,如何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优势、给人力量、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他提出了一些帮持久提升幸福感的措施。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他分类出三种幸福:

第一种是愉快的生活(The Pleasant Life)。

在这种生活里,幸福的人拥有非常多的积极情绪,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并放大快乐

愉悦、满足、敬畏、自豪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积极情绪,这要求我们关注和欣赏“微小的幸福时刻”:

用心对待生活,感受清晨起床时喝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的愉快,与路边散步的小狗打招呼,午餐后为自己的光盘行为感到小自豪…

主动创造积极情绪还能够放大我们的好奇心,拓宽我们对所处环境的感知,并持续保持快乐的心态。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提出,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积极主动、并且激情澎湃

第二种是充实、投入(Engagement)的生活。

快乐的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会全神贯注地专注工作,从而进入“心流(flow)”的状态,觉得时间仿佛停止了

这不同于简单的愉快,而是一种忘我、充实的幸福感。

塞利格曼认为,达到这样的生活需要了解自己的最大优势(signature strengths), 将其运用到工作、休闲、爱情中,从而重塑你的生活

尽管事实上,很多上班族难以享受自己的工作,这预示着效率低下、情绪低落、跳槽率高等。也因此,人们常常说“只是生活,就已经精疲力尽了”。

为什么繁忙只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空虚?

很多人在问卷中表示憧憬高质量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时间从事兴趣爱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享受精神自由。

这正是我们对充实感的需求。

积极情绪是锦上添花,而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投入。我们可以尝试将目标与正在做的事情协调一致来提升投入感。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通过想象目标已经实现来产生积极情绪、保持意志力,在日常生活中专注地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第三种是有意义的生活(The Meaningful Life),这是幸福最令人肃然起敬的部分,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比自我更重要的事业中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指出,做有趣的事获得的快乐会很快消退,而慈善与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长久不退

写在最后

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一项研究中提出了“收入饱和点”这一指标:

个体的收入超过临界点之后,更高的收入会继续提高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情感幸福指数却趋于稳定饱和。

不过收入饱和点的标准以及对人们的主观幸福的影响也因国家而异。

收入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是提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难免产生更多的欲望,支配收入的决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快乐水车”理论 (Hedonic Treadmill)认为,人们永远都会觉得自己赚的钱还不够多,因为我们很快就会习惯新的环境,并需要更多的钱才能再次快乐起来

所谓欲壑难填,我们拼命工作、拼命消费,试图获得更多幸福,但快乐水车让这些努力成为徒劳。

管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回归到内心的追求与热爱中,从已经拥有的东西中获得平静和满足。

有人说,幸福是一只蝴蝶,当你追逐它时,你总是抓不住它。但是,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可能就落在你肩上

幸福是享受平静生活中的满足感。即使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仍然享有触手可及的幸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山间明月,36氪经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