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职场风生水起,我的路却越来越窄”:难为你的,恰恰是你自己

来源:36氪时间:2022-02-14 17:57:09

01“别人的职场风生水起,我的路却越来越窄。”

来访者小文(化名)毕业已第五个年头,让她倍感焦虑的是,和她同时毕业的同学们很多都已经在职场混的风生水起,唯独她的境遇越来越糟糕,前途一片渺茫,看不清方向。

小文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的她先是来到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员,一年之后,由于一直没有出什么业绩,便辞去了这份工作,来到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做起了销售。

不到两年的功夫,她再次感到了满满的挫折感,又离开了这家公司。

小文觉得自己应该不适合做销售,便来到一家物流企业做仓管,每天面对成堆的货物和数据,让她好不头疼。

一想到自己之前已经换过两次职业了,如果再轻易跳槽恐怕对自己的职场发展不利,于是忍了两年多,如今实在受不了了,但辞职后去向哪里,她实在不知道。

怀着这样的困惑,小文找到了我。

在她看来,自己既没有特长也没有特点,甚至爱好也很少,属于各方面都很平平的人,她实在不知道,这样的自己又到底适合怎样的职业呢?

经验和直觉告诉我,小文的问题可能并没有表面上呈现的这么简单。

02渴望进步的背后,竟是深切的逃避

第一次咨询的时候,我带着小文运用一些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澄清,结果发现,在小文的认知里,她认为“专业性”很关键。

对于“专业”,小文给予的解释是:“专业性意味着别人不会但我会,如此一来,我就是市场上的稀缺人才。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经过步步挖掘及澄清,我渐渐理出了小文注重专业性背后的几点重要逻辑:

1、在小文看来,“专业性”意味着“别人不会但我会”,但并不包括“别人会但做不好,而我却能做好”的情况,因此,再好的销售都不具备小文心中的“专业性”。

2、在小文的头脑中,“专业性”意味着入行门槛高,例如医生、程序员这样的职业,这种职业有个特点,那就是除非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否则外行人很难踏进这些行业,因此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小文看来,就具备“稀缺”的特征。

3、还有一点对小文来说至关重要,那就是“专业性”高的工作意味着沟通少,在她看来,销售专业性低,所以每天要和人说很多话;而医生、程序员等这些职业,就不需要在工作中说很多话,并且对沟通能力也没有太高的要求......

我察觉出,小文的内心有着极为矛盾的一面。

一方面,她似乎很羡慕专业性强的岗位和工作,但问题是她上大学及工作这些年,从来没有了解或接触过这些职业,也就意味着,以小文现在的知识及能力情况,踏入这些她认为的“专业性高”的职业难比登天;

另一方面,她似乎在下意识地逃避“沟通”这一能力,她认为专业性能巧妙避开人际沟通。

这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内在冲突。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或概括小文的现状就是:对“专业性”的渴望是类似“乌托邦”一般的精神寄托,是小文的“理想国”。

正是因为无法实现或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小文可以将所有美好的愿望全部投射到这块头脑中的“理想国”,而如果她真的开始行动或者迈出第一步,则意味着“理想国”的崩塌,这才是小文潜意识里极不愿意面对或真正感到恐惧的地方。

痛苦万分,却动弹不得。

随着咨询的深入和推进,我意识到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在小文的潜意识里,恰恰非常喜欢并享受这样的“纠结与痛苦”。

03无法控制自己,源于被忽视的糟糕体验

在后续的几次咨询中,小文紧绷的神经缓和了许多,很多压抑的情绪渐渐得以释放出来。

克莱因在客体关系理论中提到,儿童在早年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形成了每个人的情绪、感受及行为方式。

据小文说,她家在农村,自己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是一个姐姐,下面是一个弟弟。

姐姐生下来的时候,父母虽然有些失望,但好歹是他们第一个孩子,倒也挺看重;等小文出生的时候,就和“多余”的一样;等到小文弟弟出生的时候,家里大人欢喜的不得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弟弟身上。

小时候的小文特别不受待见,尤其是她的奶奶,对小文更是横挑眉毛竖挑眼,怎么都不满意。

而小文的父母忙于生计,仅有的注意力会放在小文活泼的姐姐和精贵的弟弟那里,在他们看来,小文“很懂事”,所以父母对小文永远用一个“小大人”的标准要求小文处处谦让,不要争抢。

因此,长大后的小文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同时也极为敏感,只要发现对方有“忽视”自己的迹象,就会主动躲避。

在前两份销售类型的工作中,小文时常被这种“被忽视”的感受困扰,领导衡量员工的主要标准是业绩,同事是否愿意和你往来主要看性格,客户能否被你拿下更是取决于能力,而小文性格敏感,导致很多能力发展不足(例如谈判沟通),故而业绩很差,自然更不受认可及重视。

在这种前提下,小文对工作的感受自然是很糟糕的,有时候可能仅仅是对方无意的话语,都能让小文内化在心中被忽视的感受激发出来,会难过很久,觉得受不了的时候,就会选择离职。

04“全能感”的背后,是为了防御不完美的自己

在后来的某次咨询中,小文突然想到了一个方向。

小文和我说起,她经常买些猫粮狗粮给住所附近的流浪狗流浪猫吃,她灵光一现:“晓璃老师,你说我要不要去流浪动物救助站这种机构去应聘呢?”

我并没有正面回答小文的问题,而是发现了两点更为关键隐秘的信息。

1、得不到积极回应,只好告诉自己“我不需要”

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一个人在0-3岁时期的情感与需求得不到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积极回应,TA很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回避型策略。

这种回避型策略有很多,例如有人把情感寄托在游山玩水中,有人喜欢在暴饮暴食中获得愉悦和温暖,有人则把注意力转移到花草、游戏、阅读中。

在回避型策略的人看来,这些一成不变的事物比起经常变化的人来说更为可靠,从这些不变的事物中,能够感受到为数不多的控制感和主动感,甚至成就感。

小文喜欢救助流浪猫狗,和这种策略不无关联。

问题在于,一旦涉及到和他人的互动及反馈,就会唤醒他们内心强烈的焦虑,他们害怕被拒绝,害怕自己的尴尬与窘迫。

即便内心无比渴望,但依然不断地告诉自己说:“我不需要”。

在小文这里,她的痛苦有部分正是源于社会比较,尤其是自己和同学们的差距,她很渴望自己能变得有钱、职位上也能有所体现,只是出于之前的策略,她会把这部分需求隐藏起来,假装自己“什么都不想要”。

2、两难的境地,更是“全能感”的表达

例如,小文每次辞职都会觉得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不配在职场中发展。

在遇到困难或者不顺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离,可逃离之后,却发现下一份工作并没有比上一份好到哪里去,便又懊悔不迭,开始自责后悔。

小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更像是在表达她内心的一种模式,即,怎么做都不对。

对她而言,工作只有好与不好两种绝对的选项,似乎没有多余的选项,她永远都是试图在选择,从毕业到现在。

小文的思考重点,从来都不是去反思上一份工作,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自己又该如何更好地应对,等等。

在放弃上一份工作之后的懊恼与自责,似乎又是在对外表达,如果我能提前知道一切就好了,如果我能掌控一切就好了。

这更像在表达一种全能感,而这种全能感的表达,无疑是为了防御那个无能的、不完美的自己。

这就是我前面提到,小文的潜意识里很享受这种“纠结与痛苦”的根源所在。

因为没去做,远比做不好更有利于“全能感”的表达。

05构建新的关系,改变才能真正发生

我知道,类似于小文这样的人在职场中并不少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真正走出困境,一是要给予自己足够多的包容和觉察,给自己缓冲的空间和时间;二是要去构建新的关系,习得新的关系模板。

这种全新且健康的关系,可以在现实中找一个愿意信任的人开始,也可以借助咨询慢慢构建。

咨询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个体通过咨询中和咨询师的关系,为新的、健康的关系模版提供基础。

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唯有在关系中,我们才能越来越了解固有的关系模式,就越能去看待这些模式背后的防御,防御卸下的过程,正是习得新的客体关系经验的过程。

否则,人生中同样的挫折与痛苦会不断在你生命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就好像“轮回”那般,让你倍感无力却又无法摆脱。

“我们决定彼此靠近的,是表面的阳光;但让我们决定彼此亲近的,却是内心的脆弱。”——里则林

最后要提醒大家,文中的事例和相关分析是基于真实案例进行的文学加工与改编,仅起到参考作用。

如果您察觉到自己正在遭遇职业上的困扰与痛苦,请一定及时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

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赵晓璃,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你自己 职场 风生水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