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运营要读社会心理学,不仅懂用户也能看清自己 | 写在凌晨1点的读书笔记No.01

来源:36氪时间:2022-02-16 13:27:14

这篇文章有点标题党,本文涉及5本书,不只是社会心理学,但毕竟要写个标题。这几本书的具体情况以附录的形式,放在了文末。

01

在看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知道这本书和这个人是因为十三邀,有一期就是采访她。看了之后我才意识到,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视角,但却被大众传媒所忽视,就是:二本以及以下的学生其实才是大多数,可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感受太少被关注到了。

从历史上来看,社会的话语权总是被精英(更好的读书人)来控制着,可能我们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所以很少会顾及非自己阶层的群体。因为我在快手工作过,所以我对我国社会阶层的敬畏之心,可能要比其他从业者更重一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会试着读一些社会学的书,比如项飙的、费孝通的,以及这本。

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就会认为是不存在的,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需要做更多的事,来让自己没那么狭隘和无知。我在快手的时候,见过太多的人去评价这个产品说:为什么身边没人用,3亿DAU是不是假的?这就是一种无知的体现,这样的人不知道,自己只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不仅读书,我还会观察不同阶层的话语体系,用词、声调、情绪都是不同的,体现在我们的产品上,就是短视频的内容调性,直播时的画面和风格都不同,任何你在线上看到的现象,在线下都能找到现实存在。比如在几年前,我看到直播里只要喊就能留住人,觉得很不可理解,也觉得很有趣。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咱们国内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方式就是类似的。

在大街上、市场里、田间地头,必须要声音洪亮,对方才能听到。直播里也是这样的风格,是因为主播和观众在社会里都属于这样的群体,带到了线上而已。再加上普遍受教育的程度没那么高,所以常用的词汇少,而且都是粒度很粗、不是很细腻很书面的语言,所以在直播的时候,听到的也是这类的话语体系,感觉像是在吵架,实际上都是线下特征在线上的映射。当然现在直播里很多是剧本,很多夸张演绎的成分,抛开这些不谈,本质上是上述的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像我这样,开始研究所谓的下沉市场。其实细想下也挺可笑的,因为复杂的社会结构这个事实,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最近的城镇化进程还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个现象。那么为啥到了最近几年,才开始研究下沉市场?之前是什么样?

这要感谢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让老百姓都能用手机上网。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带来了短视频这个内容形态的普及,因为真正愿意去阅读文字的人是极少数;也带来了拼多多和各种极速版这样的产品,因为是有挺大比例的用户有更多空闲时间,愿意用来赚红包钱或者互相砍价。

正是因为这些产品的出现,从业者才认识到下沉市场的力量。认识归认识,真正愿意去理解和学习的,却是少数,更多人还是拿着自己局限的眼光在看待和评价。如果是局外人,也就算了,可很多人就在快手这样的公司工作,拿着不菲的工资,却不理解自己产品的生态,不去研究自己的用户,真的是很费解。更费解的是,很多中高管也是这样。

最近在读心理学的书,讲到人的利己是天性,我们也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在归因的时候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失败归因于外界。所以,我明白自己看问题是以自我的视角出发的,有很强的局限性。看不到的或者看不懂的,并不代表不存在,要有敬畏之心,要有求知欲望和钻研精神。往大了说,求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往小了说,对工作也有帮助。

02

以前认为在用户激励的方式上,精神和物质只能选其一,可以掺合,但重心必须明确。这个观点大概没错,但不知道背后是啥原因。

《社会心理学》中提到了「过度合理化效应」:促使人对一个活动产生兴趣并持续做下去,不必要的报酬有时会带来隐形代价,让人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归因于为了得到报酬,就削弱了他们的自我直觉——因为兴趣而去做。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一个老人因为楼下一群吵闹的男孩们在玩耍而感到厌烦,于是把他们叫上来说,很喜欢他们令人愉悦的声音,如果明天再来的话就给每人50美分。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吵闹的更放肆了,老人给了他们报酬,并许诺下次来还有。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老人还是给了报酬,不过变成25美分。第四天报酬变成了15美分,并和孩子们说,自己没钱了,明天还能以10美分的价格来玩吗?孩子们失望的说,不会再来了,因为太得不偿失,玩一下午只能拿到10美分。

老人用报酬的激励方式,破坏了孩子们因为内在兴趣带来的玩耍,当报酬越来越小的时候,孩子们就无法被激励,停掉了玩耍这个行为。

03

大众对谷爱凌现象可能会有错误的解读,这里核心是归因的问题。扯远点说,大众和科学有一个核心差异就是归因是否严谨,前者主观情绪的因素更多,后者讲证据讲逻辑。

谷爱凌的成功,大众很容易归因在家庭: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实力都很好,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得当,所以有了这么好一个孩子。这就是「易得性启发判断」的一种表现,意思是说人们在判断一件事的时候,那些更容易从大脑里调用出来的信息,就有更多可能性被作为判断的依据。

用人话说就是,这个孩子为啥这么出色呢?哦,因为她妈是哪哪毕业的,现在事业又做的很好,采访中又能听到教育理念很有道理,等等。这些信息是摆在台面上的,是大众能直接获取到的,所以更容易认为孩子的成功,就是这些原因。而那些很难被看到的一面,就容易被大众忽略,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易得性启发判断」。

所以大众对谷爱凌的归因,更多放在了家庭和天分,这种更容易被看到的因素上,也是人们更愿意去相信的。但这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至少不是全貌。

《刻意练习》这本书主要是讲科学合理的练习,就有希望成功,任何人的潜能都是可以被构建的,即使是所谓的天才,也需要正确的练习才能成功。有理由认为,在大众看不到的另一面,可能还有这个孩子艰苦又合理的训练,可能还有在关键时刻做过正确的选择,可能还有一次次的好运气等等。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有很多中国的家庭,也具备和谷爱凌家一样出色的条件,而且不在少数,但可不是每家都能出这么一个孩子的。还有,大众对于这样家庭的关注,是因为自己身边没有,之前也没见过也没接触过,借着冬奥这个事看到了就更稀罕,会强化在心中的作用。

04

要让用户接受、有行动,所以我们会做点什么。但我们选择攻坚的,一般是用户不愿接受的,运转很好的事也不需要再推动。

于是我们就搞啊搞,从效果层面说用户是有认知→态度→行动这样的过程。情况好一些的,应该两步也可以搞定,但不能再少了。

背景描述完了。问题在于,认知或态度这个效果该怎么呈现?如果自己是老板,自己说了算倒没啥;如果是打工,咋跟老板说呢?让老板明白这个收益,别在这时候捣乱。

如果你选择打工,那没办法,这也属于业务能力了,得搞。这事难点在用户没行动所以没客观数据,有认知或态度的转变但不能量化。

所以只能讲宏观趋势、讲定性案例、讲用户原声,更重要的是表述能力,得让不懂的人听懂,虽是方法,但可不容易呀!毕竟,听的人一般都是外行。

05

看到一篇文章,是讲短视频平台对音乐的影响。毫无疑问,借助短视频平台,音乐的分发渗透范围更大、效率更高。但同时,口水歌也变多了。有人评论,希望音乐回到30年前。

不是为了讨论口水歌、车祸视频、影视混剪等内容是好还是不好,而是想说短视频这样的媒体,对内容传播带来的影响。报纸杂志→电视→门户→图文UGC/PGC→短视频,不同的媒介会改变内容本身,会改变文化,媒介即信息。

短视频这样追求效率的分发方式,就是会带来格调不高、难辨真伪、没头没尾、毫无价值的快餐内容。把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占了,除了「放松一下」也带不来更多收益。

当然我不是极端的认为短视频不好,肯定不是,毕竟短视频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了很多行业,也让信息流通更快。我只是想,到了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是不是可以让短视频发挥更多正向的价值,或者尽量减少负向价值。

要知道大部分人是没能力分辨,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而有些做内容的人,也不是为了做好内容,而只是追求用户眼球。这样供求双方恶性循环下去,会拖了社会发展的后腿。

从一代代媒介衍变的视角看,初期都是野蛮生长,野蛮之后也该有更多理智进来了。在这个进来的过程里,平台、内容从业者、品牌主等角色,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不能只盯着自己OKR里那几句话,还是得有点追求的。

06

读完《推荐系统实践》这本书,解决了我很多现实工作中模糊和不系统的问题。如果你的工作也涉及与推荐系统协作,或者非常感兴趣,推荐阅读。我个人是一点技术也不懂,但在前司曾经深度与产品、算法协作过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了解点皮毛。

给不想看书但又想了解的同学用人话写一下要点:

1、推荐系统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之前是通过分类目录和搜索引擎来解决的。不同的是,后两者都是用户的主动行为,但用户在推荐系统中是被动行为。

2、好的推荐系统,不是为了追求「推得准」,因为这样的信息不需要推荐,用户也会去看。有这10个评测指标:用户满意度、预测准确度、覆盖率、多样性、新颖性、惊喜度、信任度、实时性、健壮性、商业目标。这里面有些目标就是相互牵制的,所以才是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业务需求不同,在某几个方向倾斜。

3、推荐引擎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拿到用户的行为数据,才能有用户的特征;第二部分是根据用户特征,找到要推荐的物品列表;第三部分是把要推荐的物品列表做过滤和排序等处理。

4、通过3得知,用户行为数据是核心要素之一。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成为「协同过滤算法」,在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基于邻域的方法」。在这里又包含两种,分别是基于用户和物品的过滤算法。前者是给用户推荐与他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喜欢的物品;后者是给用户推荐与他之前喜欢的物品相似的物品。

5、会遇到没有用户行为数据的场景,比如冷启动问题。冷启动问题分为三类:用户冷启动、物品冷启动、系统冷启动。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大概有三个,第一是先提供热门数据,收集足够多信息后再做个性化;第二是引导用户提交信息,如注册时的年龄性别、社交关系、兴趣等;第三类利用内容之间的关联度,推荐给用户他喜欢过物品的相似物品。

6、让用户做更多行为,就可以收集用户行为信息。比如打标签、填写兴趣点和地理位置。理论上是这样,但我认为作者对执行时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忽略了用户的动力和能力,以及转化率折损带来的问题。首先国内绝大部分用户是不会主动做打标签类似操作的,而且对标签的理解差异会非常大,这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推荐准确率;其次在用户使用产品之前,让他们去做任何行为都会带来转化率的折损,100个人进来后看到要先选兴趣点,可能就流失了40人,得不偿失。

07

分清楚自尊和自我效能,把劲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自我效能,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这样的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忧郁,生活更健康,并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要鼓励某人,就是要提升对方的自我效能,而不是自尊。比如对孩子说「你是特别的」,是提升自尊;说「我知道你能行!」,是提升自我效能,鼓励孩子相信自己能做到。如果方法应用的不对, 会带来更大的消极心态和挫败感。

08

这两天在看刘润的《底层逻辑》,不推荐,我来说说原因。刘润是一个非常好的畅销书作者,已经摸到了写这类书籍的方法,比如这本书和之前的《5分钟商学院》。但请注意,畅销书不一定是好书,尤其是《底层逻辑》这本书,虽有畅销书属性,但不是好书。

先说优点:

1、书名好。「底层逻辑」这个词在很多标题党的文章里都会出现,效果很好。只要这几个字出现,感觉不看都是不对的,都是有损失的。最近几年里,经管类书籍也有人用过这个书名,但都不成气候,这本书用起来基本不受影响。

2、易读。书里会涉及一些科学结论,然后关联到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会让读者觉得有共鸣、有道理、能看懂。而且书中的案例或故事比例很大,易读不枯燥。

再说问题:

1、毫无系统性和连贯性。整本书是由非常多、粒度很细的话题构成,但这些话题之前毫无联系,都是独立存在的,像一条条微博的汇总。把这些话题汇聚起来,没有整体感,和这本书主打的「底层逻辑」完全不符。所谓底层的东西,绝不是碎片堆砌。

2、没说明白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书里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内容,但只是蜻蜓点水,没有基本的解释,也没有合理的案例套用。没读过相关专业书籍的读者,是看不懂这些理论的,但由于描述简单,却会误以为看懂了;而读过专业书籍的读者,看这些点到为止的内容,又不知道作者具体在说哪一点。所以,这就是一本看似大家都没意见。但实际上都没收获的书。

附:本文涉及的相关书籍

《我的二本学生》,黄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8-1

《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0-1

《刻意练习》,Anders Ericsson / Robert Pool,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1-6

《推荐系统实践》,项亮,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1

《底层逻辑》,刘润,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10-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作者:韩叙,《超级运营术》作者,前快手、网易、美团、百度运营总监,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看清 也能 用户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