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汽车”,车企还没有做好准备

来源:36氪时间:2022-02-16 20:57:21

软件,是智慧的体现,“软件定义”是当前科技革命的新生力量,为产品赋能,提升价值模式,牵动产业的发展,重构了新的产业生态链条。

商家最先嗅到了无穷的商机,企业主动向软件靠拢,掀起了软件驱动市场的潮流。汽车产业作为一大主流产业,正处在这个潮流的锋线上。

2015年前后,市场上涌现出一批“造车新势力”,依靠互联网背景试图抢占市场份额,可惜五六年过去,仅有少数车企实现了智能车的量产交付。2021年以来,又有一批科技公司进入汽车产业。

驾驶,是人的天性,是行进的一种方式。汽车,是实现驾驶的最佳载体。那么,车企如何利用软件帮助人们实现“人车合一”的驾驶美感?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安全,加在“汽车软件化”头顶的紧箍咒

2月9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指出,特斯拉轿车的一个软件存在错误,可能导致挡风玻璃出现除霜故障,特斯拉公司必须在美国召回汽车26681辆。

特斯拉2021—2022年新推出的Model-3、Model-S、Model-X车型,都在此次召回之列。虽然,目前尚未出现由此故障造成的事故,但是NHTSA认为,这种故障可能在某种情况下,会降低挡风玻璃的能见度,有潜在的碰撞风险。

特斯拉方面表示,这个错误可能会导致热泵的一个阀门在无意中打开,并将制冷剂困在蒸发器里面。特斯拉准备对无线软件升级,用以解决这个问题。

特斯拉可谓“汽车软件化”的大热门,可是,由软件引起的争议也是接连不断。据媒体报道,自2021年10月至今,特斯拉汽车因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和车载游戏功能等安全问题接受政府调查,已经被召回了9次。

安全,是加在“汽车软件化”头顶的紧箍咒。安全,也是汽车向软件化发展的诱因。软件驱动汽车,软件定义汽车,正在成为一股潮流。

‖什么是“软件定义汽车”?

软件,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软件定义”被认为是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力量。软件的投入应用,让产品功能得到扩展,价值模式得以改变,让产品伸向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形式,牵动了更多产业的发展,重构了新的产业生态链条。

软件驱动产业,软件本身不具有动力,对产业不构成驱动,实际是软件帮助人们找到了驱动产业运转的新方法。好比一台生锈、干涩的机器,运转已经十分艰难生硬,而软件就像一罐机油,灌输在机器体内,运转马上变得灵活生动。

直白地说,就是软件在市场上打开了一本万利的新机遇。从前僵化的市场机器,突然浇上一层润滑油,顿时变得活跃起来,犹如赋予了新生命。

商家嗅觉灵敏,最先嗅到了无限的商机,各行业纷纷向软件靠拢,兴起了一时的潮流。汽车产业作为当今一大主流产业,正是处在这个潮流的锋线上。

软件在汽车产业的投入,从最初的“为汽车配备一些软件”,逐渐变成了“为软件配备一些汽车”。车企先打造一套兼容性很强的软件系统,再以系统为基础设计与之匹配的硬件,支配硬件完成车型,从而实现了“用软件来定义汽车”。

特斯拉的创业团队,来自美国的软件中心硅谷,而不是汽车重地底特律,他们的出身就是一群软件怪物。在他们眼里,制造汽车,就是把软件的虚拟情景变成真实物体的一个过程。就好比盖房子,传统车企是先铺地基,再筑房梁,后加房顶,最后完成装饰。而特斯拉则是先装修室内,再套上外壳,再接上房顶,最后找个地盘实现落地。

‖从安全出发,为“菜鸟车手”找到解脱

人们是否还记得2018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一名女乘客因错过站点与司机争吵,又用手机殴打司机,司机挥臂反击,导致驾驶失控,公交车撞断对面护栏,跌落在70米深的江水,车上十余人无一生还。

惨剧触目惊心。生命之痛,促使人们对智能驾驶产生需求。试想,如果为公交车配备智能的应急软件,在5G信号支持下,当发现汽车偏离正常路线时,可以迅速地自行制动,这场车祸就可以避免。

科学理论认定,智能驾驶技术可以完成这一设想。

还有倒车、停车,也在寻求智能技术的帮助。在驾校学车,倒车入库是难点之一。教练员用贴标签、画标记的办法,让学员尽快完成停车入位,早点拿到驾照。但是,离开驾校来到社会上,现实的街头并没有贴标签、画标记,倒车入库又是眼前一抹黑,又要靠自己重新摸索。于是,不会倒车的人急得团团转。

还有,社会上经常在讨论“菜鸟车手”的话题。比如,经常有新手不能停车入位,或者有女司机错把油门当成了刹车,或者有人把车卡在拐弯处,走不动也退不回。“菜鸟车手”也被叫作“马路杀手”,他们有时会把油门当成刹车,猛轰油门撞向大楼、撞进人群,那场面真的十分野蛮、惊悍。

于是,智能驾驶显现优势。智能汽车可以自动泊车入位,让汽车顺利、标准地停靠在路边,技术比老司机还要精准。智能汽车还可以拆掉油门,拆掉刹车,拆掉方向盘,让驾驶员再也不用为那些“左打满、右打满、回正、倒……”之类的口诀伤脑筋了。人往座位上一躺,任凭汽车自行调度,效果皆大欢喜。

还有更高境界的畅想,在未来的城市里,交通实现了智能互联,“无人驾驶”汽车全面上线,所有公路与车辆都实现了高效的连接,车辆自动穿梭,车流有序调配,化解了拥堵,杜绝了事故。你只要坐进车里,车就会自动把你带到目的地,你可以在车上放心地阅读、办公,自由地娱乐、休息、餐饮。

这种境界令人憧憬。不过,不妨冷静旁观一下,这是商家“引导消费”的一种宣传,诱惑用户来买车的,因为那个境界潜伏着无穷的利润。

问题在于,无论城市的智能化互联多么完美,只要还有一个人坚持靠自己的手脚来驾驶,那么整个城市的互联系统都是失败的。也许就有一个固执的老汉,他对城市互联不感兴趣,他只想开着自己老式的手动挡大皮卡穿过闹市去买一袋面粉。这时候,谁有权力禁止他对手动驾驶的爱好呢?

‖奔驰坚持硬件路线,丰田趋向利润竞争

随着汽车功能的愈加丰富,软件开始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快速来临。众多车企纷纷搭建自己的软件平台,以便抢占先机。

2022年1月,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一款VISION EQXX概念车。奔驰官方宣称,这是品牌史上能效最优秀的车型,是一款依靠软件驱动的电动汽车,构建了一个高度响应、尖端智能和软件驱动的标本,以数字化思维定义了电动汽车。

但是细看下来,这款车的数字化,主要体现在制造过程中的数字化。数字技术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扎实的依据和精密的设计、测试、制作过程,提高了制作的质量,缩短了造车的时间。而最终完成的车体,其实仍然是一部常规电动汽车,仅仅是在车上增加了一些软件装置。

添加的软件装置,不过是更舒适、更享受一些,比如“你好,奔驰”的语音音效控制更加灵动。而其实,即便去掉这些装置,车身也没有什么不同。传统燃油车重点要看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到了电动车,重点要看电驱、电控和电池,至于那些奢华的坐垫,就算换成冷板凳,也不影响车的本质。至于软件支配的自动开门关门,不见得比徒手开门关门有什么高级。

丰田本来是传统汽车,现在也成了智能汽车的追逐者。丰田正在计划推出Arene汽车操作系统,预计2025年可以投放市场。Arene系统要把丰田纯电车型打造为一个“万物互联”的终端设备,通过软件适配,对车辆方向盘、刹车、油门实现控制,附加娱乐、导航、自动驾驶等各种应用,以此来与特斯拉、大众等汽车品牌以及苹果、Google、华为等科技品牌形成竞争,抢占市场地位。

说到底,一些所谓“软件化”的汽车品牌,其目标就是为了抢夺市场份额,而不是真心为了软件变革。市场朝什么方向发展,他们就向什么方向努力,机会主义者总能抢到自己的一块田地。

‖中国车企智能化,遵循“软件服务于驾驶”理念

中国在传统汽车方面落后于西方,但在智能汽车方面与国外差距并不大,并且中国车企总有一股不甘落后的斗志。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造出了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中国也紧随其后,1987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国内第一辆智能驾驶的车型。2003年,国防科技大学与一汽集团对一辆红旗轿车进行改装,实现了自主超车的功能。2011年,经过改装的红旗轿车具备了自动驾驶功能,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一段长达286公里的公路测试。

2021年1月,在长春市举办的全球首届无人驾驶汽车冰雪挑战赛上,有来自全球的30多个车队参加了比赛,中国一汽团队是参赛队伍之一,赛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比亚迪也是中国智能化汽车的领先者,其开发的“汉”品牌车被视为智能化汽车的鼎力之作,被评与特斯拉的Model-3车型不相上下。

华为、大疆也将软件技术伸向智能驾驶,主要投入车载业务,比如图像识别、感知算法、导航和避障功能等。

目前,国产智能汽车驾驶技术主要体现在L3级智能驾驶汽车上。在特定的公路环境,车辆可以实现自动加减速、转向、倒车和拐弯等功能,但是,驾驶员必须要随时接管车辆。

中国车企的智能化之路,与国外车企好高骛远的风格有所不同。国内车企并不冒进,而是遵循“软件服务于驾驶”的理念,稳扎稳打,有序开发智能新技术。这是一个务实的、靠谱的途径,让软件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才是真实有效的智能化途径。

人驾车前行,一路上,“人车合一”是最佳的行驶境界。当你坐上汽车,汽车就成了你身体的延展,你有什么性格,汽车就体现什么性格。软件要实现的,就是无限扩大人类对驾驶的追求。当前,中国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小时,有了软件的支撑,时速可以扩大到200公里、300公里、500公里,如果你想时速1000公里飞起来,那么,软件就帮你飞起来。

‖智能汽车的自身安全如何保障?

2021年3月1日,美国底特律市一辆行驶的智能汽车,由于无法识别白色外皮的卡车,径直与卡车相撞,场面十分惨烈。事故经媒体传播,引起世人的惊惶和质疑,明明是为安全而生的智能汽车,为什么自身的安全却没有保障?

专家对此做出解释:智能汽车是靠传感器来辨别路况,传感器有一种是视觉系统,就是通过摄像头的拍摄来辨别车外的物体;另一种是雷达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又分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不同的雷达有各自的适应性和优缺点,激光雷达通过激光的反射来辨别物体,它的优点是精准度高,缺点是在雨雾天容易失效。毫米波雷达不受雨雾影响,但缺点是对一些静态障碍物、特殊材质物体会穿透过去,不会反射回来,从而造成误判。

解决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装置不同的传感器,当它们的感应发生重叠,对车外物体的辨别就更加准确。

即便如此,智能驾驶也都是靠“信息+计算”得出来的结果,终归属于计算技术,不属于真正的智慧。无论智能化多么接近人类大脑,甚至计算效率超出常人,但它终究不是人,终究属于没有生命的物质。

人的大脑如何思维?人的生命到底是什么?这在科学界仍然是不解之谜。在谜底揭开之前,人工智能不存在超越人脑思维的可能。智能产品无论多么超级,也不可能真正替代人类生活。

‖“无人驾驶”值得追求吗?

古人自从奔跑、骑马开始,体验到了疾驰向前的感觉,后来又到了马车、自行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航天器、火箭……在疾速的前进中,驾驭身体与车体的平衡,把持前进的方向,躲避沿途的风险。这是发自人体的一种本能,一种生命的属性,人类享受着驾驭的美感,向往开得更快,飞得更高,从中不断磨炼驾驭的本领,让思维与体力达到高度合一的飞驰境界。

汽车,无疑是所有行具中最能体验驾驶美感的载体。可是,如果“无人驾驶”时代到来,人们构建了“全智能化交通”的城市,人类是否从此离别这种飞驰的方式?退化掉这种行进的本能?

“无人驾驶”的重要起因,是为了安全,避免事故。可是,每天有千百万辆汽车在行驶,发生事故的只有几辆,甚至没有事故发生。因为极少数人的不良驾驶,就要求所有人更换智能汽车,这不符合人类行为的正常反应。

寻求安全、避免事故的真正办法是什么?真正的办法,应该是反复锻炼自己的驾驶技术,反复熟悉交通的规则。技术来自人的身体,规则来自人类的共识,这才是正常的行车法则。而其他的软件、装置,都属于辅助设备、可选的功能,在人力不能及的情况下备用的。人类一向是在迎难而上的奋斗中,进化了自身的能力,如果逢难而退,用机器代替人工,只会让人变懒,慢慢退化掉人的驾驶天赋。所以,提高自身的驾驶技能,才是人们追求安全的第一选择。

当然,老年人、婴幼儿童、病人、盲人、残疾人、天生缺乏驾驶能力的人,以及醉酒者、疲劳驾驶者、从事危险工程的作业车……使用无人驾驶汽车是肯定的、必须的。但是,这部分用户只占据极少的比例,决不会是市场的主流,并且这种偏于福利供给的产品,也不会产生巨大的利润。

这不是探讨“无人驾驶”的伦理课题,这是来自生命本性的排斥。人类只要还有生命体征,还有进化的迹象,就不会允许“无人驾驶”完全统治自己的生活。企业虽然是潮流的主角,但市场还是由广大人群来决定的,人群需要的是什么?企业是否已经搞清楚?是否做好了准备?

软件,可以定义产业,但是定义不了人类。“软件定义汽车”打开了一片市场的蓝海,可无论新汽车有多么强势,都改变不了,人,永远是驾驶的主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智观察”(ID:Hapiweb-soft6),作者:酸泥,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做好 还没有 汽车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