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缘何“失宠”? 嘉兴受益于接轨上海迅速崛起

来源:全景网时间:2018-05-10 21:48:22

见习记者 王佳昕 北京报道

在常住人口流入大省的浙江,部分地级市的人口流动情况正出现新的变化。

2017年,嘉兴市常住人口增长表现突出,同比增加4.2万人,超越了温州、绍兴等GDP更高的城市。嘉兴市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也于近五年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的人口机械增长率较2016年翻了近一番。

曾经的浙江省人口第一大市温州市,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不仅被杭州超越,去掉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还出现了人口流出的迹象。2017年温州市常住人口增量占全省增量的比重也较去年有较大程度下滑。被称作“民营经济发源地”的温州,对人口的吸引力已不如前。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嘉兴市人口的增长,与接轨上海、发展新经济密切相关。温州受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影响,及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易,不仅流入的外来人口也在减少,而且温州人也正在外流。

嘉兴受益于接轨上海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北部,紧邻上海。近年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2017年增长了4.2万人,这也是嘉兴市近几年常住人口增量首次突破4万人。

从人口的机械增长率来看,近五年嘉兴市的人口机械增长率逐年提升,于2017年达到了8.35‰,较2016年的4.23‰翻了近一番。人口机械增长率,即不考虑人口的出生或死亡,而是由人口的迁入或迁出导致的增减。

“嘉兴市人口的增长,受到上海溢出效应的影响。”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建军告诉记者。

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与北京一样,正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2017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同比减少了1.3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同比减少7.52万人。

嘉兴市处在杭州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中间地带,嘉兴的平湖市更是直接与上海接壤,对上海的外溢资源、人才有较大吸引力。近年来,嘉兴在发展中特别注重吸引上海的资源,包括人才、产业项目等方面。

2014年,嘉兴市就出台了接轨上海三年行动计划,其“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大力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2017年,浙江省政府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市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行动计划(2017—2020年)》随后出台,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与上海产业、创新、人才合作平台建设。

其中,着重推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全力构筑上海都市圈智能制造之城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地;围绕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着力培育20个左右对沪创业创新平台,力争成为上海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副中心。

陈建军表示,嘉兴接轨上海的力度很大,成为了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在上海的大都市圈规划中,嘉兴市也包含在内,一系列的城际轨道也都在规划建设中。另外,上海的房价地价上升快,一部分上海人选择来嘉兴购房。

“长三角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发展平台的建立必然会把上海的外溢资源、科技人才吸引过来。”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说。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嘉兴市人口的增长,与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关。从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到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嘉兴正在创造有利于企业集聚的环境、设施和要素,通过打造较高端的服务环境,吸引了有学历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前往嘉兴落户。

陈建军告诉记者,流入嘉兴的人口,很多都来自外省,而非上海或杭州。过去外省人口来浙,往往会到温州等地,现如今嘉兴后发优势显现,成了他们新的选择,浙江省吸引外地人口的区域有所转移。

温州缘何“失宠”

曾经备受外省人口青睐的温州市,正在“失宠”。

2014年,温州市常住人口高达906.8万,当时的杭州是889.2万。2016年,情况发生反转,虽然温州市常住人口仍保持增长,但杭州却超过温州,成为浙江省人口第一大市,年末常住人口达918.8万人,温州为917.5万人。

2017年,杭州与温州的常住人口差距持续拉大,杭州的常住人口为946.8万人,高出温州25.3万人。其中一个背景是,2017年浙江省决定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临安区,杭州的市区面积扩容,增加了部分人口。

从另一个数据维度来看,2016年,温州市常住人口增量占全省增量的比重为11.4%,2017年,这一比重下降到6%。温州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下降,对全省人口增长的贡献,不及杭州、宁波,也不及GDP总量低于它,却在近些年发展迅猛的嘉兴市。

提到温州,就不得不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温州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这一现象源自温州人较为传统的观念。2016年,温州市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8.6‰,杭州则为7.58‰。同年,温州市的户籍人口自然增长了7万人,但当年温州市的常住人口仅增长了5.8万人。

提到温州,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其极为发达的民营经济。被称为“民营经济发源地”的温州,鞋革、服装、打火机、玩具等产业都辉煌一时。

林建军告诉记者,过去温州不仅本地人口多,流入的外地人口也多,因为民营企业发达,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本地人口不足以满足需求。温州也曾是全国吸引外地劳动力最多的几个城市之一。

据温州市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温州市常住人口为912.21万人,其中来自县(市、市区)外的有315.32万人,外出县(市、市区)外的有167.86万人,流入量是流出量的约1.9倍。

如今,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升级之路。一些企业在转型升级失败后,或退出市场,或迁往中西部,这都对温州人口的流入产生不利影响。

曾刚表示,温州的产业模式有一核心特点,即廉价生产,控制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土地成本都在上升,企业对成本的提高极其敏感,因此难以为继。温州模式的惯性很大,虽然有一些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但仍有企业无法做到,导致危机出现。

林建军认为,温州对人口的吸引力下降,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除了传统产业的中西部转移,温州的新产业成长也不够快,且温州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院等,人才短缺,这也为产业升级带来了困难。

“温州的房价并不便宜,一些温州富人家庭选择迁往上海或杭州,温州的本地人也在流出。”林建军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温州近年来正在逐渐提高第三产业比重。2013年,其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9∶50.3∶46.8,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变为2.6∶39.4∶58.0,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温州市政府也就培育引进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壮大温州发展新动能出台了政策,指出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高端化和高成长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构建未来温州产业结构的重点方向。

曾刚建议,温州的用人制度、商业模式、经济自由度、市场主体作用等方面是有优势的,可以多引进高端的创业人才,并重点考察深圳的模式。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最新报告:大约5000万名美国汽车司机将可能选择购买电动车
下一篇:三部委开展专项督查 覆盖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专题策划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