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影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看之前我会尽可能的不去了解这部影片的任何信息,仅仅知道它被大众认为是一部好片即可。这个很重要,因为如果这部影片口碑很差的话,那么我是大概率不会去看的。或者是这部影片是新出的,市场上还没有对这部影片形成比较成熟的评价。很显然,我在今天去看的《消失的她》,属于第一类。
先来说一些我在观影前得到的对这部影片的一些只言片语的评价:爱情片、真心瞬息万变、告诫想要恋爱的男女不要轻易尝试爱情,也就这些了。因为前段时间我在老家,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与世隔绝了,所以有关外界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了解甚少。
【资料图】
既然我脑海里面在观影前已经对这部影片有一个初步的大致印象,那么便来一一回应一下我观影前后是否认同这三个关键词句。
首先是“爱情片”,整部影片当然不是爱情题材的,而是悬疑类型的,影片中间确实有一段很甜蜜的爱情戏,但男主和妻子的爱情戏越甜蜜,后面剧情反转就越是让人大吃一惊。既然说到悬疑推理,那么影片是不是一部好的悬疑推理剧呢?去年暑假期间我同样看了一部悬疑推理电影《断桥》,如果那部影片可以打分的话,那么我觉得《消息的她》可以打9分,为什么足足有分的差距呢?这部影片真的有那么好,或者说《断桥》那么差吗?我评价一部影片的好坏的标准是,它能不能让我沉浸在它讲述的那个故事中,可以说是身临情景又或是代入感。去年在观看《断桥》时,有一大半的时间我都在疑惑剧情发展的合理性,还有几处演员之间的对手戏会让我觉得尴尬。再说回《消失的她》,我在看的时候对于影片的剧情发展没有去纠结太多,个人觉得是比较流畅的,而且影片前有铺垫后有照应,在看到最后的时候还会让人不得不去赞叹编剧的巧妙思路。但是我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和已经看过的姐姐姐夫谈论时,她们却认为在男主找不到证据证明一个来路不明的女子不是他真正的妻子这一块有点说不过去。我反驳到:影片在最后展示了这一个表演团做了大量工作去伪造这一部分,而且前面也有所涉及,我个人觉得这一点还好,影片起码有铺垫有解释,不会让观众自己去纠结这个问题,认不认可这个解释那千人千面,不会像《断桥》中有些片段,让人直呼“放过我吧”!
然后是“真心瞬息万变”,这个评价是很模糊的,我个人偏向于把它理解为在男女感情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不能一心一意去爱一个人。再往大了说,其实不只是爱情,友情亲情等等,相互之间是没有永恒的感情的。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问题呢?我个人觉得是正确的,因为马克思讲过,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矛盾无处不在,世界上唯一不变是一直在改变,但用来评价这部影片合不合适呢?我觉得它只说了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影片通过讲述这个令人咋舌的故事,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是在人性上面。
黄赌毒,这三个无论沾上哪个,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都是晴天霹雳,有多少人将大好年华葬送在这上面,而其中不乏有曾经被众人给与众望的天之骄子、寒门贵子。影片中的男主沾的是赌,他将妻子对他的失望理解为一种残忍的打击报复,妻子不给他钱还债就是置他于死地。我没有体验过挥金如土的豪赌行为,所以我姑且把男主对于妻子的行为产生的情绪和想法认为赌徒产生的一种思维认知,很明显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妻子从来没有想过害丈夫,相反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男主清醒过来,因为她还心存希望男主变回从前的样子,从她答应丈夫一起去度假、在生命最后一刻手里握着的是孩子的磁共振影片可以看出,但是男主已经彻底迷失了自我,他在妻子面前表演出来的悔过自新只是为了实施他那险恶的阴谋。所以在诱惑面前,难以把持的话,会迷失自我,一步步坠入深渊。
还有一个是“告诫想要恋爱的男女不要轻易尝试爱情”,我实在是不敢苟同,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是离题万里了。先不说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会体验男主那样的爱情经历,即使遇到了,多数人已经被磨得失去了棱角,稍微觉得难受或者是吃亏的事情,都会选择避之三舍,所以这些传奇的人生故事是一定不会发生在你我身上的。我们大家呢,就把心放在肚子里,该恋爱恋爱,该结婚结婚,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当成影视剧。
好了,一一回应了这三个观点,最后来说一说我自己的想法。
朱一龙的演技撑住了整个故事,他前面表演的是一副受害者的模样,让我逐渐相信了他口中的那个故事,后面在妻子好友沈曼调查中一步步露出獠牙,又让我对于陈非妻子李木子的付出痛心万分。朱一龙扮演的何非前后性情的转变,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很多面,所以啊,千万不要随意去评价一个人,你只是看到了他很小的一面。
倪妮扮演的大律师真的好飒啊,而且用她国际知名导演的身份来导这出戏,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影片镜头切换也是比较自然的,其中有一些转场我觉得很好,而且在大多数影片中也能看到,就是前一个画面中出现下一个画面中的东西,但你又不觉得突兀,然后调整透明度很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转场。记得有一个是画面是男主妻子沉在大海的笼中,镜头从海底向上拍摄,有几处铁笼反射的亮光,然后下一个画面是何非在大牢里面,大牢的铁笼发射的亮光。实现这样转场的另外一个手段是利用镜头虚化来实现,比如我在上一个画面中拍摄一个苹果,背景逐渐虚化,然后下一个画面主体仍然是苹果,但背景由虚化慢慢变实,但是已经是另外一个场景了。
还有一个拍摄手法是希区柯克变焦,影片中有一处是采用这种手法的。我想了想,可以通过后期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就是先拍摄一个焦距逐渐变大的背景空境,然后再拍摄最小焦距下同时存在主体和背景的画面。因为在希区柯克变焦中主体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我们只需在视频中扣一帧只有主体的画面,剩下的画面也就都扣出来了,然后将背景替换为空境背景即可。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