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付尾款的人

来源:36氪时间:2021-11-05 19:28:24

今年双十一来得格外早,10月20日开始预售,11月1日凌晨就付尾款了。

时间还没到,战役已打响。

李佳琦熬夜直播带货白天睡觉,你熬夜抢购白天打工,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01尾款人 VS 不买立省百分百

在各种促销手段的利诱和周围人都在买买买的消费氛围下,很多人都沦为“虽然没什么想买的,但不买我就亏了”的“定金人”。

成为定金人,有一万种机会。

有人没有想好买啥,拿出了上学时抄作业的拿来主义精神,借鉴别人的购物车,成为理直气壮的“抄车人”。

抄车人↑

有人为了满减成为“凑单人”,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越凑越多,凑无止境。

但付定金,有手就行;付尾款,得看钱包行不行。定金一时爽,尾款火葬场。

于是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有了同一个身份

——“尾款人”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尾款人除外。

除了付钱,尾款人经历的第二波阵痛,是付钱之后,还要再付钱。辛苦凑好的单里,一旦某件商品价格变动,所有精打细算都要功亏一篑。

而在凌晨头脑发晕时,券没用对,付了超预算的钱,是尾款人经历的第三波余震。

但最后让尾款人“破防”的,是付了尾款后才知道,跨店也能满减。

当然,规则再花,尾款人们也能在一年又一年的双十一中成长为规则破译大师。但是今年的双十一,却还是将他们杀得措手不及——早上的面膜还没敷完,付了尾款的商品就已到货了。发货之迅猛,让你丝毫没有机会反悔。

一趟折腾下来,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没了,徒留一个空空如也的钱包。

“人上人”秒变“吃㙓人”,在没发工资的一个月里,带着“尾款人入冬四件套”进入深冬。

而与之相反的,是守着钱包入冬的“双十一编外人员”。

这类人,由于看不懂双十一规则、无欲无求、甚至不知道李佳琦直播间入口在哪儿,最终什么活动都没参加,看着周围人热热闹闹过双十一,在一旁默默吃瓜。

当然,这些人并不都是真的无欲无求。他们中还夹杂着一个复杂的群体——想买,但又克制着购物欲望,于是劝别人,也劝自己,“不买立省百分百”,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不买立省百分百”这话来源于网友创作的同名视频。准确来说,它是对2020年B站拜年纪中单曲《买买买》的二次创作。

《买买买》通过虚拟歌手“初音未来”之口鼓励大众尽情消费、尽情享受,其露骨的歌词,如“为了变漂亮,买买买”“要奖励自己,买买买”,一方面刺激着大众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也引起了部分人的反感,被贬斥为“消费主义陷阱”,每天一遍,钱包再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不买立省百分百》横空出世:

其歌词就是反消费主义宣言,“只要不买就省下百分百,钱包的血量维持百分百,自制力控制欲望百分百,不必购买虚像,消费不能换来希望”,每日一遍,防止花钱。

but,嘴上说着“不买立省”,就真的能忍住不剁手吗?

02想说“不买”不容易

尾款人在双十一放纵,大多是因为能获得即时满足。即时满足,是当下就可得到的快乐。而购物产生多巴胺,获得的短暂快感即属于此类。

某瓣有众多买组,他们在小组简介中写着,“东方不BUY西方BUY,什么都不能阻止买买买”。

与此相反,“不买立省”的克制,属于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不买,并不是抠,而是为了房子、车子、医疗、养老等更高价值的物品攒钱。

可是即时满足容易,延迟满足却难。

这是因为,消费时的愉悦会侵占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无暇去思考买到的商品实用价值几何,以及是否真的需要它们。

社会学中有个词叫“消费主义”。但现在的消费主义,不仅仅指实用的消费,更多指消费前的欲望、消费时的快感。

电影《最爱女人购物狂》里,张柏芝饰演的方芳芳,疯狂买包,甚至因难以抑制的消费欲而不得不去看精神科医生。

电影《最爱女人购物狂》↑

当然,和消费挂钩的不止是自己的欲望,更多还是外力的助推。

BBC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中探讨了人们的购买欲是如何被操纵的。消费并不完全出于自我欲望,它是漂泊在大海中的小船,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潮水的推波助澜。

直播间里,带货大王李佳琦和薇娅,时刻通过表情、声音的变化,向你传递一个信号,这件商品有多好,你会是多么需要它。

商家的技术手段、营销策略像一把把钩子,意在逐个击破本就不怎么牢固、想要守住钱包的心理线。面对满200减30、大额券、红包、免费分期,你真能做到不动心吗?

于是念到嘴边那句“不买立省百分百”,在出口时往往成了“真香”和“买买买”。

03我们学会网购,本是为省钱的

即时满足的快感像罂粟,麻醉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感受不到口袋里金钱流水般挥霍一空的痛苦。

但之后呢?排山倒海的后悔将你吞没,你会无休止地反思,甚至到网络上找骂以减轻自身的负罪感。

DB攒钱小组内组员发帖↑

然而若只是动动嘴后悔一时也没什么用,要想不在下一个双十一到来时重蹈覆辙,必须要转变观念,付出行动。

1. 先需求(need),后需要(want)

技术进步带来的产能过剩,需要商家通过宣传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观念:消费是为了愉悦自己,是对个人的犒赏。

怎样抵挡营销的糖衣炮弹?就是要牢记消费应该从两个角度出发,首先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其次才是实用基础上对欲望和虚荣心的满足。

需求(need)与需要(want),是两种不同的层次。

电影《最爱女人购物狂》↑

不要为了省钱花更多的钱,购买应当建立在需求(need)的基础之上。满足被创造出的需求,你以为是在占商家便宜,其实自己已经成了待割的韭菜,被拿捏得死死的。

在实用功能基础上的“美”“地位象征”,需要大众付出额外的成本。是否值得,本质上取决于个人的消费水平。

实用基础上的“地位象征”?

消费主义引人诟病的一点,是不管顾客本身的承受能力,一味引诱所有人购买超出他们实际需要、实际经济水平的消费品,由此引发的则是信用卡透支、借高利贷等负债问题。

2. 合理消费,不走极端

在过度消费、合理消费、拒绝消费的拉锯战中,“不买立省百分百”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们甚至开始怀疑起是否要消费。在做消费决策时,“不买立省百分百”像一根绳索,紧紧束缚住我们想要下单的双手。

微博上,伴随着#不买立省百分百#的话题,是#双十一啥都没买是省了还是亏了#的高讨论度。不买,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支出;但以优惠的价格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也是一种省钱的手段。“不买立省百分百”的前提是“非刚需”,对于真正需要的商品,如果能够在双十一以优惠的价格买到手,才是真正占了商家便宜。

3. 记账,能让你看清该买什么

记账是攒钱的第一步,电子支付时代丧失了使用现金的仪式感,很多小的支出积少成多就会成为一笔大钱。你的每一笔钱,不仅来之不易,还很可能金额不大;但你的支出,一个月几百笔不是难事。通过记账的方式,你可以清楚看出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已有支出需要调整。

当然,过程是痛苦的,但钱包必将变得鼓鼓的。

04结语

在双十一这场购物狂欢会里,每个人的消费欲望被尽情释放。买或不买,是个人选择。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买,无可厚非;但如果每次消费都带来负罪感,那就该反思是否做到了合理消费:我们需要的是这件商品本身,还是欲望满足带来的幸福感?

希望每个尾款人,下个月还花呗的时候都不会后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2G冲浪词条”(ID:chonglangcitiao),作者:热梗研究生张张,36氪经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