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夺金背后,奥运冠军的商业价值有多高?

来源:36氪时间:2022-02-11 13:50:17

2月8日,谷爱凌靠最后一跳突破自身极限的偏轴1620,以188.25分的最佳得分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拿下金牌。

这是她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女子雪上项目的奥运金牌。

随着北京冬奥会如火如荼进行,这位天才滑雪运动员也顺理成章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据云合数据统计,仅2月7日首秀当天,她就拿下了18个微博热搜。8日上午夺冠消息一出,谷爱凌的相关词条直接霸榜热搜榜单。

图源:微博

“谷爱凌”效应迅速发酵,夺金之后,中国移动推出的谷爱凌联名手办一度卖断货,目前只能预售。

图源:咪咕视频

更为明显体现其高关注度的,是她作为明星运动员不断攀升的商业价值。据数娱君不完全统计,谷爱凌已与20多个品牌展开了商业合作。

成为商业宠儿的不止谷爱凌,去年打破亚洲百米赛跑记录的苏炳添,也已拿下了十数个品牌商务。

从去年的东京奥运会,到如今的北京冬奥会,在体育赛事热与娱乐圈变幻下,运动员们正在成为各大品牌方眼中的香饽饽。

登杂志宣代言,运动员资源拿到手软

18岁在自由式滑雪赛场崭露头角之后,谷爱凌便成为了国内最火的滑雪运动员。

在赛场之外,她通过各种渠道出现在大众面前,不仅出演了多个纪录片,据数娱君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内,谷爱凌就登上了六本时尚杂志的封面。

迄今为止,她和超过20个品牌开展了合作,拿下了24个商务title,涵盖汽车、食品、美妆等多个品类。

品牌方对谷爱凌也十分重视,中国移动还专门以谷爱凌为原型制作了数智人MeetGu。

据《新京报》和《天下网商》报道,2021年前谷爱凌的代言费在100万美元左右,斩获多个世界冠军后已涨至一年200万美元。如今在奥运金牌加持下,代言费想来更是水涨船高,说她是国内时下商业价值最高的运动员也不为过。

图源:网络

奥运提升了大众运动员的关注度,也为运动员带来了大量的资源,去年的东京奥运会就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东京奥运会刚刚落幕,几家杂志就趁着余热做起了自个儿的奥运策划。《时尚芭莎》的电子刊《MiniBAZZAR》召集了六位男性运动员加入“芭莎中国男孩”行列,《时尚COSMO》则连续做了“中国姑娘”和“冠军女孩”两档策划,请来了十二位女性运动员。

东京奥运期间讨论度较高的运动员还收到了单人拍摄的邀约,比如拿下的首金杨倩和想要芭比娃娃出圈的张家齐,最受时尚杂志青睐的孙一文进行了13次单人杂志拍摄。

孙一文也是年底扎堆的时尚杂志盛典的常客。在OK精彩挚爱大赏,她获得了年度挚爱魅力体育明星的荣誉;芭莎慈善晚宴上,她一身纱裙大气脱俗,在女明星堆里也不显逊色;GQ年度人物盛典上,她被网友评价说赢了红毯常胜将军Angelababy。

图源:网络

载誉归来的运动员们成了大忙人,还要参与各种节目录制。除了以运动员为主题的访谈节目外,其他综艺也爱邀请运动员,巩立姣一个人就参与了六档节目的录制,包括《奔跑吧·黄河篇第二季》这样的热门综艺。

不但以往由明星包揽的场合里,运动员的含量越来越高,他们还颇受广告商青睐,手里的代言不断增加。数娱君整理了2020东京奥运会开幕之后,运动员们官宣的单人品牌合作数量。统计名单内的17位运动员合计共参与了89项合作,有9位运动员官宣了两个以上的商务title。

最受品牌方欢迎的依然是孙一文,她一共拿下了13个商务title,田径运动员苏炳添紧随其后,新增了12个商务title,还成为了天猫双十一狂欢夜的嘉宾,射击运动员杨倩则以6个的数量位居第三。

从时间来看,品牌合作的官宣时间点也并非集中在去年奥运结束的八九月,直到今年一月仍有新的合作不断发布。

还有品牌的合作走“批发量贩”路线,一请就是一把。安踏和OPPO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冠军店体验活动,邀请了不少奥运冠军进行线下宣传,王者荣耀共创之夜也请来四位运动员助阵。

图源:微博

乘着奥运热,运动员们正变成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

冠军热度高,品牌上赶着蹭流量

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增长,与奥运热度分不开。

作为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事,奥运的热度谁都想蹭。奥运向来是热点制造机,在比赛期间,几乎所有的舆论关注度都集中在了运动员身上。热度有多高呢?

据云合数据统计,以“c语言”出圈的陈清晨奥运前只上过一次热搜,但在东京奥运期间有24个话题在榜。而截至2月10日12:00,在冬奥赛场夺冠的谷爱凌今年已经登上122次微博热搜,并多次位居第一。

图源:云合数据

在奥运会开始之前,就有许多品牌已经提前“下注”,和热门选手开启了合作,谷爱凌的商务代言,均官宣于她奥运夺冠之前。

去年七月初,食品品牌好麦多宣布马龙成为其“实力代言人”,游泳运动员汪顺也官宣了欧琳助力品牌形象代言人和曼秀雷敦男士品牌助言人两项商务资源,苏炳添的三项商务资源也赶在奥运开幕之前开启。

也有品牌专门为奥运特别邀请了运动员进行合作,使用“金牌”、“奥运”等前缀,誓要把热度蹭到底,譬如携程的金牌旅行团,和可口可乐的奥运梦之队。

图源:网络

奥运带起了体育热,连带着赛后各项运动比赛的关注度也比以往要高出不少。据云合数据统计结果,紧接着去年东京奥运会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带有“全运会”字样的热搜多达176个。去年末世乒赛举行,带有“世乒赛”的话题也已经登上热搜46次。

运动员们的话题度在赛后依然居高不下,打破世界纪录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闭幕之后还上了77个微博热搜,本就是热门运动员的马龙、樊振东和苏炳添等人更是热搜上的常客,三天两头登上热门。

冠军热度高,蹭到就是赚到。出现在奥运冠军的微博里,对品牌来说是很好的推广方式,像举重冠军石智勇在赛后宣布结婚,从戒指到服装再到家居,一水儿全是品牌找上门的赞助。

图源:微博

不仅是运动员热度高,紧张的体育赛事也激起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对于那些为祖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们,大家也想着用什么方式来让他们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商业代言就是一种名利双收的途径。

在运动员的夺冠感言微博下方,随处可见网友们呼喊着“接代言”的身影,以至于举重冠军谌利军宣布和平安健康险合作时,第一句话就是“感谢大家帮我找到代言”。

图源:微博

接连签下苏炳添和杨倩作为代言人的小米,也被网友夸赞“眼光好”。

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对品牌形象的加成作用不可小觑,至少在舆论场上,每一条官宣运动员成为品牌代言人的微博下方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叫好声。

在这样的节点签约运动员的品牌,不但能蹭上奥运的热度,还能博得大众好感,也难怪他们上赶着蹭“流量”了。

形象好,适配高,更重要的是稳定

品牌邀请运动员进行合作,最看重的肯定不是他们的带货能力。

不是每一位运动员都能成为广告主眼里的香饽饽,运动员的实力靠的是比赛成绩,在奥运之后新增品牌合作的运动员绝大部分都是奖牌得主或历史记录缔造者,在大众心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形象。

非比赛期的热度与人气也是要素,像苏炳添这样破人种纪录的热门选手,在品牌心中也意义非凡。

运动员的形象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内。谷爱凌商业价值不断提升,除了其多次拿下世界冠军之外,高挑身材与健康靓丽的外形也是她被各大品牌方看好的原因。

图源:网络

从品类来看,最爱和运动员开启合作的是运动品类,还有强调品质的食品饮料和日化产品。这与他们的运动员身份相符,竞技体育追求卓越成绩,也和品牌注重质量有异曲同工之处。

家庭幸福和美的运动员,也常被家居和母婴品牌选中,生二胎的许昕成为了帮宝适的品牌大使,宠妻形象出名的苏炳添也是袋鼠妈妈的合作对象。

被奥迪邀请完成T台首秀的孙一文,夺冠前本就颇受时尚杂志欢迎,奥运会时她因大片写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姣好面容、高挑身材、飒爽气质,网友们情不自禁地将其称为“击剑女神”。

图源:微博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几乎被明星垄断商务市场的美妆护肤与服装代言,也有不少落到了运动员身上。

杨倩是太平鸟女装SUPERCHINA代言人,苏炳添代言了国产男装品牌七匹狼,篮球运动员杨舒予代言了佰草集子品牌,孙一文成为OLAY品牌大使,卫冕奥运冠军的乒乓球运动员马龙也担任巴黎欧莱雅的品牌大使。

集邮“流量”的手机品牌,也将目光逐渐投向了运动员。这既和运动员的形象越来越美有关,也是年轻人对竞技体育关注增长的结果。

而除此之外,让更多品牌选择和运动员合作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与艺人合作的风险成本越来越高。

近来几年,品牌合作趋势简而言之可以用“唯流量论”来形容,和代言数量挂钩的是人气和粉丝忠诚度。但明星艺人在镁光灯下被包装成精致偶像,一旦表象被揭开,内里也许与人设反差极大,娱乐圈大瓜连番轰炸的2021,艺人不断爆雷,“解约”与“到期”成了不少品牌方逃不开的字眼。

数娱君粗略统计了去年影响较大的三次品牌与艺人解约事件,涉及发声的品牌多达47家。

一旦艺人曝光负面新闻,“狙商务”成为网友们表达不满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对象的大众恶感增加,对品牌的形象毫无增益,甚至慢一步的解约速度也会让品牌在大众舆论中失去先机。吴亦凡事件中,LV就因最后发声“暂停合作”,等正式通报之后才“终止合作”而饱受质疑,被网友吐槽“恶心”。

图源:网络

经此三役,背调在品牌选择合作对象时显得格外重要。

相比艺人,运动员本身接受集中管理,日常以训练为主,生出负面新闻的可能性更小,换种说法是,国家体育队的筛选本身就替品牌完成了一轮初步背调。

诸多因素,让运动员们更受品牌青睐也无可厚非。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增长,让运动项目更受关注,从长远来看也能带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有实绩的体育明星,自然是多多益善。可与此同时,有“明星”的地方就有粉丝,运动员粉丝的饭圈化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奥运让运动员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但大众过度的热情也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同一项目不同运动员的粉丝可能会相互掐架,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还曾为此发文倡导球迷只关注比赛。

图源:微博

这样的行为无疑也是为运动员“埋雷”。

正面性与稳定性是运动员最大的商业价值,我们鼓励培养体育明星,希望大众给予运动员更多关注,但也始终要记得:“体育”摆在“明星”之前,他们最首要的身份还是运动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Data ENT数娱”(ID:dataentertainment),作者:萧雨,编辑:单赢,运营:沛然,设计:冬雪,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有多 奥运冠军 夺金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