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莹出走,公募失去一个欧奈尔信徒

来源:36氪时间:2022-03-24 18:34:25

一个基金经理如果想让自己的人事变动尽可能低调,避免成为朋友圈刷屏的话题,那么公告的时间点就很重要。比如,快放假的时候。

崔莹卸任华安各个基金的公告日,就调在了辛丑年 A股最后一个开盘日。这则信息,很快被淹没在了人们对春节长假的憧憬和垃圾时间的摸鱼中,似乎没有激起太多的水花。

但意外的是,在远川节后的一些推送中,我们经常会收到读者借留言表达对崔莹的离任感到惋惜,询问我们崔莹的下一站会是哪里。在后来的一些坊间传闻里,崔莹的奔私离板上钉钉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不论是传闻中那家私募机构的盛名在外,还是基民们对这位基金经理未来去向的默默关注,都引发了我们的问题:

投资年限已经6年有余,经历了过不少牛熊反复的崔莹,在看似“无煌煌之名”的背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基金经理?离开公募,又为何会让投资者唏嘘不已?

01「高」开的生涯

基金经理的工作,最后都是用净值曲线说话,核心的评价总是绕不开业绩。

崔莹管理时间较长的两支基金都跑出了相当优秀的收益:华安逆向策略混合A任职回报192.13%,复合收益率全市场排名36/2535,近乎前1%;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混合更为亮眼,任职回报高达360.32%,复合收益率排在11/3194,同样非常惊艳。

优秀业绩的时间线上,则是市场风格的不停轮转。作为曾经华安最具代表性的中生代基金经理,崔莹先后经历了2015年的千股跌停、2018年的漫漫熊市、2019年先扬后抑的结构性小牛市、2020年疫情前后的剧烈波动、以及2021年年初带来的市场回调,可以说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周期。

拆开来看,崔莹在公募的起点很“高”,这个高指的是指数。

2015年6月18日,崔莹开始担任华安逆向策略基金的基金经理。来不及兴奋于职业生涯的突破,这位年轻的基金经理一上任就要直面上证指数5000点的历史性高位,“刚开始管基金,其实我是比较懵的,每天都在减仓。”[1]

在尔后两个多月,上证指数断崖式下跌,近36%的指数回调和连续数日的“千股跌停”让市场极度低迷。在股灾的早期,总是仍有许多人只把下跌当成市场的短暂回调,满怀憧憬着之后的大反弹行情,但崔莹则致力于控制回撤,坚定地进行减仓,把接手时 90%的股票仓位,降至 70%左右。2015 年三季度,在 各 A 股指数均单边下跌了近 30%的同时,崔莹管理的华安逆向仅回撤 8%。

在这个泥沙俱下的季度中,崔莹则在季报中表现出了一个年轻人面对股灾时的定力,逆势开始加仓成长股,他写道:“A 股市场震荡下行并逐步筑底……结构上增加了部分优质成长股配置,同时也配置了部分稳增长和“十三五”规划主题。”

从持仓上看,他在这个阶段的操作交易积极,打法灵活,换仓也是大开大合,颇有一种「不恋过往,不畏将来」的气质,连续重仓超过一个季度的,仅上风高科。

从行业上看,崔莹是延续了自己从事研究员时的投资思路,重仓电子、计算机、通信等TMT行业的中小市值成长股,在四季度创造了48.76%的涨幅。在指数几乎把所有上半年的涨幅全部跌掉的惨烈股灾下,崔莹控制了回撤,守住了收益,华安逆向策略也以全年104.51%的收益率,斩获当年的金牛奖和明星基金奖。

2016年,受限于熔断政策的剧烈影响和成长股牛市的消退,崔莹没有取得正收益,但仍旧是前30%。

崔莹在刚当上基金经理一年半里的表现可以用“出道即巅峰”来总结。但基金行业,“出名早”的人有很多,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创造了巅峰后就消失不见。崔莹当然不甘做昙花一现的短期事业,但时间一旦拉长,终究会遇到市场风格的转向,一个基金经理的体系也难免要经受考验。

到了2017年,崔莹依然坚持着他对成长股的看好,重点配置业绩稳定增长的消费股, TMT 领域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新材料,部分产能收缩、具有溢价能力的化工股。但奈何市场风格已经从成长风格转向价值风格,崔莹大幅跑输沪深300。而2018年受地缘政治和宏观环境影响,股票市场一路阴跌,崔莹仍旧没能逆转战绩。

逆风未必是完全的坏事。没有在投资上经历过考验的基金经理,不足以谈人生。

事业上的坎坷促使崔莹开始思考自己的投资方法哪里出了问题。他没有简单地把不顺归因于市场风格,而是寻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历史上我体会比较深的是2017年,那时候我买的计算机公司业绩也很好,基本面不差,股价表现却不好。我后来想明白了,当时的大趋势不在这一块,是价值股的风格占优。所以我觉得要多观察市场,多从市场的角度想问题[2]。”

在阅读了大量投资著作后,崔莹在2018年下半年形成了以“CANSLIM法则”为基础的“基本面研究与组合管理紧密结合,动态跟踪、及时反馈应对”的投资体系。

伴随着投资理念的进化,市场风格也回归到崔莹擅长的成长风格,制造业升级和国产替代浪潮成为 2019 以来的大势所趋。崔莹在年报和季报里也表示,将投资符合产业和消费升级趋势的成长股和消费股,实操上则精准地踩中了19年的5G应用、20年的光伏半导体和21年的新能源。

他在2019-2021连续3年单年度收益都在市场前 1/4 的分位,代表作华安逆向策略累计收益超过 280%,排在全市场的前10%。

鲜明的成长股特色,也随着崔莹在投资上的进化逐渐呈现出更广谱的行业分布,投资领域从TMT扩展至医药、消费、机械和部分化工行业、而在这跌宕起伏的六年半里,崔莹也从一个初出茅庐、高位上岗的新手逐渐成长为了行业老司机。

那么问题来了,他的制胜法宝——底层投资体系究竟是什么?

02「弱」者的打法

对于主动管理基金经理而言,“战胜市场”是他们热火的信仰,审美的最大公约数都是各行各业的巴菲特,期望慧眼识别出那些真正具有价值的优质股票,做同行中选股的“强者”。但对崔莹而言,他常常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对市场的敬畏,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在反复跟踪验证中寻找确定性。

在所有的成熟投资体系中,他最推崇的是威廉·欧奈尔的CANSLIM法则,期望寻找到“基本面与市场共振的成长股”。

CANSLIM体系

这种偏「弱者思维」,更敬畏市场的打法,具体到崔莹的投资策略而言,体现在三个层面:选股、右侧交易、跟踪。

2018年四季度,崔莹将自己的前两大重仓股,同属安防产业的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一举抛售,前十大重仓股的持仓集中度也一举从49.8%降至38.1%,当季基金净值跌幅达6.64%。日后提及此事,他承认自己在安防股上亏得很惨,“一开始我以为是贸易摩擦让估值变得便宜了,事后才明白是公司自身的景气度在下行。”

崔莹当时把大华股份定义为潜力股的逻辑基点是PE-BAND(市盈率通道,在原始股价行情图上叠加多条每股收益乘以指定倍数的趋势线)。当他看到大华股份的PE-BAND到达当年的下限时,便重仓买进。事后崔莹也指出问题所在:一个高增长阶段的热门公司,买方和卖方都会有许多人去盯,如果突然间跌到估值中枢以下甚至是估值下限时,更多的情况,不是大多数人都错了,就是出现了风险。更直白一些,就是景气度不行了,估值才会走低。

安防股的失败案例让崔莹撇弃了单纯从估值高低看潜力大小的选股策略,转而致力于寻找身处好赛道、基本面良好的股票。他先从Beta的视角出发,在一些确定性强的行业里考察上市公司基本面,重点关注那些当季和过往年度净利润或收入显著提高、增速明显加快的公司,在那些高成长行业里选优质资产。

选定个股之后,该什么时候买进呢?

在崔莹看来,对一个成长股选手而言,“选到处在生命周期向上阶段的公司,可能比用便宜的价格去买更为重要。”更看重趋势的确定,体现在操作上,就是他习惯右侧交易。

崔莹经常提到10倍股的概念。他认为,基于每个人认知的局限性,没有人可以保证一支在1倍阶段的公司能成长为10倍,但在2倍、3倍这个节点上时,公司的潜质会更清晰。因此,崔莹注重挖掘高成长行业和个股在高增长阶段的投资机遇,并提高估值容忍度。

隆基股份的投资印证了他的策略。

隆基股份最早在2019年年报中出现,占基金净值仅万分之五。而在2020年中报里,隆基股份一跃成为第一大重仓股,重仓占比提升至7.6%。

稍显遗憾的是,崔莹重仓时间仅半年左右,在2021年一季报前十大重仓股中已经没有隆基股份的身影。在3到4倍的位置获利了结。崔莹也表达过类似的遗憾:“成长股最大的风险并不是上涨过程中的大幅回调,而是你在2倍、3倍涨幅的阶段卖掉,之后大涨的阶段就跟你无关了。"

这种遗憾对崔莹而言并不是个例,其中似乎也透露着他在投资上的取舍:跟踪比选股更重要。

崔莹曾说过,他只有30%的精力放在选股上,剩下70%的精力用于跟踪。在他看来,一个公司会遇到顺境,也会遇到逆境,管理层的优良程度也会波动,如果没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去跟踪,很难深入洞察一个公司,给出一个确定性强的结论。

总的来说,比起言之凿凿的选股,崔莹更像是一个不断打磨武器库,对市场进行基本面+交易面+情绪面综合判断的选手。他会选取市场上景气度高的行业,然后通过类似PE-Band的选股工具抓取行业里的个股轻仓买进,并赋予每一支个股不同的涨幅标准。一旦某只个股创造了符合预期的增长率,便立即右侧重仓买进,赚取确定性强的阶段收益。

而这也造就了他另外一个投资特点——交易派。

2015-2017年时,崔莹的前十大重仓股时常以季度的频率焕然一新,年换手经常在800%以上。通过这样高换手的积极交易,崔莹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不过,规模是换手率天然的敌人。在2020年底管理规模猛然提升至百亿级别后,崔莹的换手率降到了 3 倍左右。

除了换股频繁外,崔莹在单只个股上的买卖也很积极。他曾提出一个“牛股三阶段”理论:在一个大牛股的周期里,不同阶段受到变量的影响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初期主要受基本面影响,中期受交易面影响,后期则情绪面影响较大,对应的动作也不一样。

同样以隆基股份为例,虽然直到 2019 年底,隆基才第一次出现在崔莹的十大重仓上,但从半年报和年报中的买卖金额数据来看,整个18年到20年的时间段中,隆基都在崔莹的射程范围内,只是经常又买又卖,波段频繁,直到 2020 年二季度期间才有比较大的净买入额,形成了相对的重仓配置。

也许对于崔莹来说,二级市场的投资本质上并不是选公司的观念游戏,而是关于确定性的概率游戏。有时也会犯错,但重要的是勤于跟踪、灵活应变。正如他所说,“核心不是对错,而是正确的时候仓位要足够重,持有时间足够长,错误的时候仓位则需要比较轻。”

只不过,这一切都得建立在合理的规模之上,不然认错的代价就会变得无比高昂。

03 尾声

威廉·欧奈尔在著作《笑傲股市》里,留下了一条他认为需要谨记的重要投资法则——“忘掉你的骄傲和自我主义吧,市场才不会关心你想什么或是你想要什么。不要与市场作对,不要试图去证明你是对的,而市场是错误的。”在他看来,不论一个人多聪明,股市都只会更聪明,自负往往会使人赔一大笔钱。

在市场面前扮演一个「弱者」,做威廉·欧奈尔的信徒并不容易,尤其是所有人都在厮杀寻找一个更高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里,很多人都在证明自己比市场知道得更多、更早、更深,把预测和判断放入了更高的权重,把应对归入了「长期持有」的动作里。

作为为数不多用欧奈尔的方法做投资的基金经理,或许,正式这种投资体系上的差异化,让公募基民们惋惜他离开。

成为基金经理的时间点,崔莹没法选择,机会出现了,就得抓住,哪怕是在牛市走到了最危险的泡沫顶点。但离任的时间,却可以选择,而某种程度上,崔莹选到了一个不错的时间点,空窗躲过下跌。

高开高走的公募生涯结束了。重新来过的崔莹,或许会发现,如今的主观私募里,可能缺少的正是一批规模不大,又对市场非常敏感的「跟踪型」选手。

关键词: 基金经理 隆基股份 大华股份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