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沟通,线上交流,疫情时代早期投资人看项目的变与不变

来源:36氪时间:2022-04-18 17:43:00

据鲸准SVIP数据库平台统计,2022年Q1一级市场披露的投融资事件共993件,交易金额1127.86亿人民币,相比2021年Q1投融资事件共747件,交易金额1455.08亿人民币,以及2020年Q1投融资事件共453件,交易金额399.11亿人民币,已经达到稳步提升,投融资事件数量同比逐年增加33%,65%,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投资人与创业者们都信心回升,稳定心态,重整旗鼓。

2022年Q1投融资交易事件、交易金额

2021年Q1投融资交易事件、交易金额

2020年Q1投融资交易事件、交易金额

*以上数据来源:鲸准SVIP数据库平台

因受到国内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投资人和创业者已很难实现随时随地线下面对面沟通,线上远程协同成为双方主要的交流方式。在这期间,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双方交流的有效性等都存在不确定,在不得不线上远程协同的状况下,如何破解难题,共谋发展,成为了创业者和投资人面临的一大新挑战。

基于此,我们采访了四位资深投资人,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青松基金合伙人张放,德联资本执行董事樊雪松,海创汇投资总监Michael,通过在访谈中了解他们线上看项目的真实情况,总结这一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到了创业者们一些线上远程协同的建议,帮助创业者更高效地对话投资人。

01

线上看项目成为大趋势

基本对接模式已形成

因国内疫情不间断的小范围内爆发,以及各省市防控政策的区域性,远程办公已成为各行业主要的工作方式。对于一直以线下双方见面会谈的创投行业来说,这样的形式对投资人和创业者双方在对接上也带来一些问题。

无法线下面聊,投资人看项目的主要途径、渠道都来源于线上,筛选出合适的项目之后,与创业者的沟通也只能以线上远程的形式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表述不准确、理解有偏差的情况。没有了线下双方见面之后的肢体语言接触、语义语境等外部环境氛围的烘托,只通过网络来传达彼此的想法,对于建立信任关系来说是存在一些不顺畅的客观情况的。杨歌认为,无法建立真正的信任,是目前线上沟通存在的最大问题。

其次,对于有产品演示、实地考察需求的项目来说,通过一些视频、文字类的内容介绍来感知产品特点,带来的直观体验效果略差。必然会对项目产品的整体感知把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线上协同虽然存在些许问题,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线上协同依然是较为合适的解决方式,其自身也拥有独特的优势。投资人看项目要经历了解BP、约项目方、多次访谈等一系列的流程,而现在将这一流程以线上远程协同的形式进行,投资人和项目方就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来考虑协调见面时间、地点等问题,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双方的适配度上,在短时间内投资人和创业者就可以判断出双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要不要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大大提高了双方的对接沟通效率,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前期沟通的成本。樊雪松、张放、Michael几人也均表示,自线上远程办公以来,这种方式确实大大提高了他们看项目的效率。

此外,相较于线下挑选时间、地点面谈,线上沟通的可支配度更高,时间安排更加灵活,沟通形式也更加便捷。投资人和创业者不用局限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约起线上对谈。在张放看来,大家都在线上,创业者与投资人沟通的机会反而变得更多,创业者其实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多多和投资人进行沟通。

总的来说,虽然这一形式还存在些许不足,但现阶段来看,无论是投资人还是项目方,普遍都能接受通过线上形式来进行沟通,并且在双方的不断探索下,已经形成一套相对舒适的线上协同模式。

02

线上看项目,投资人都看什么

线上协同已成定局,那么如何通过已有的工具、资源通过线上沟通协同来快速建立较为友好的信任关系,增大投资人对创业者的可信度,也是投资人和创业者一直在摸索的方向。在这一方面,几位受访投资人均认为,从项目和业务本身出发,投资人依旧保持着高标准严要求,这点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不会有较大的变化。但线上沟通过程中对创业者自身的交流能力、项目资料的表述呈现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创业者自身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张放认为,线上语音或视频的形式,让信息传达的途径、渠道变得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将项目本身的商业模式、亮点、收入逻辑等基本内容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在短时间内将事情讲清楚、讲明白,成为了投资人的一大侧重点。

另一方面,项目资料内容的展现也是关注点之一。在前期资料准备中,将业务本身情况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是基本的要求。此外,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或是投资人不太擅长的领域,创业者可以提供一些介绍性的内容材料,便于投资人在短期内对行业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这样也能提高双方的沟通效率。樊雪松就此表示:“远程协同对于投资人熟悉的领域,沟通、路演效率是很高的,但对于投资人不是太熟悉的行业,如果创业者能提供一些具有解读性信息资料,来帮助双方更深层次的交流,会提升成功融资的可能性。”

03

投资人投资逻辑、理念不因形式而改变

因为短期内无法建立真正有效的信任关系,所以只通过线上沟通来判断一个项目是否真的具有投资价值,对投资人来说影响不大。从主观层面来看,投资人均有自身所专研的行业赛道,对赛道整体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逻辑体系,形成了行业共识。

杨歌称:“无论是处于哪种形势下,投资人需要获取的、判断的基本素材这些都没有变化。通过前期交流,获得的信息基本能够满足投资人的需要。”在这一问题上,其他几位投资人也均表示,每个投资机构和投资人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逻辑,线上沟通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核心逻辑并没有改变。

同时,投资人也在线上沟通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来从多角度判断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杨歌看来,虽然是线上远程沟通,但一定的视频对话也很有必要,这样可以在不能面对面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了解到创业者的自身状态。对Michael来说,目前通过大量的线上会议形式来与项目方沟通依旧是出现问题后主要的解决模式。

樊雪松则选择采用通过大密度增加线上访谈,专家走访的形式来尽量弥补信息的完整性。一方面,投资人会增大与企业人员访谈的频次和层次,通过密集的信息量来补足线下不能达到的这种缺失。同时,投资人自己也会找行业专家进行走访,层层评估,通过不同角度信息的相互印证,提高信息的公准性。

04

创业者如何抓住线上优势对话投资人

对早期创业项目而言,要想成功获得融资需克服一系列问题。首先,创业者需要搭建一个相对成熟的团队,不仅要有好的产品和技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融资能力,这样在后续与资本对接的过程中,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项目BP作为投资人了解项目的重要资料,应将项目的投资亮点、融资资金规划等重要内容进行清晰、有条理地展示,同时将业绩、成果等内容尽可能量化,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便于投资人更直观地了解项目整体。

另外,杨歌也提到:“在与投资人的沟通过程中,主讲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直接关系到主讲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是否能清晰且全面地展示项目重点。”樊雪松对此也持相同的看法,认为主讲人可以与创始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线上路演,对讲述内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以达到最佳的路演效果,让投资人对项目有全面且清晰的认知,提升融资成功几率。

在现下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线上远程还会是主要工作方式之一。在投资人看来,他们判断项目的大逻辑体系、投资理念并不会随着工作方式不同而发生改变,线上远程协同对于他们看项目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反而还会提高他们筛选项目、前期交流的效率。所以,线上的方式对创业者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时代的考验中把握住机会,就有可能站在行业的风口。

关键词: 交易金额 通过线上 工作方式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