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这个世界的一方净土,学术界是社会的良心所在。看到这些信息,实在让人无语:就连我们社会的良心也是要以金钱为基础的,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是如此下去,这个社会的公信力何在呢?
连学术界都如此“铜臭”,国内的顶级名校都“拜倒”在金钱的“石榴裙”下。本是一无所知的“学渣”,就因为留学镀金归来,就成了顶级名校的“学霸”,还要进入另一所权威高校任教,所在的领域居然还是“法学”。
一系列的操作,光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这种现象正在被打破。如近日上海公务员招录就提出了明确要求:留学生时间不超过1年的,不再招录范围内。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改变,但的确是个令人欣慰的好消息,说明不再盲目崇拜,开始注重现实,接地气。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既是每个人的权利,更是每个人的义务,不可因为身份、地位、家庭等差异而出现偏差。
教育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出国留学本来是件好事,可以促进人才全球化,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大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获取更好更大的发展。
可是这不应该被那些别有用心的钻空子,利用“原生资本”的优势,践踏教育公平。
梅桢博士事件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其本人身份是真是假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我们也没必要死抓着不放。
但是由此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公平,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