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可以少发一点新基金吗?

来源:36氪时间:2022-03-19 08:27:28

“手握两只爆款基,至今亏了两万一。”

一个基民最近在基金销售平台疯狂吐槽,“老基金都没回本,还好意思发新基,谁会买”,算是说出了大多数基民的心里话。

另一边,银行客户经理小张最近也压力山大。“去年的工资一大半都放新基金里冲业绩去了,自己也亏了不少钱,可还得安慰前来抱怨的客户。更惨的是,这个季度卖新基金的任务才完成了不到1/3,但客户没回本,什么话都不敢说,连呼吸都是错的。”

股市下跌,基金亏损,基民被套,新基金卖不出去,历史相似一幕还在频繁上演。截至3月7日,今年已经有6只基金募集失败,其中不乏新能源车电池这样投资热门赛道的指数基金。

遥想去年年初,还是另一番景象。营业部前来咨询基金的客户源源不断,打开朋友圈,各家基金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新基金,金牛老将、长跑选手、实力中生代……包装各有不同,但总有一款适合你。

没想到的是,一年的光景,基金市场从天堂掉入了地狱。今年2月,新基募集规模相比去年下降了超80%,成为了三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让过惯了好日子的基金公司、银行渠道和投资者们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牛市发新基,熊市推定投”,这已经是公募基金行业多年不变的老套路了。借着股市上涨,投资者疯狂,基金公司发新基金,能够事半功倍,轻松制造爆款。但是,2021年百亿规模明星基金经理集体扑街,今年以来再次遭遇调整,微笑曲线没等到,只剩下一脸苦笑。

有人说这是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无序扩张的恶果,基金公司投资能力赶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再加上审美趋同化只会让投资赛道越来越拥挤。而过去几年拼命发新基金的做法,似乎逐渐成为众矢之的。

那么,基金公司除了发新基金,还能做什么?有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呢?

01 合谋

牛市里,做公募的容易羡慕做私募的,因为私募的业绩提成收起来效率比公募高,团队精简,人员薪酬激励更慷慨。但熊市里,做私募的就容易羡慕公募。

简单来说,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取管理费,在各家费率没有太多差异化的情况下,管理费的多少其实是由基金规模决定的。从收入的角度,规模越大当然越好。公募规模可以做得很大,产品线更多元,做的也是相对收益,无论行情好坏,基金盈亏与否,管理费都能“旱涝保收”,胜在稳定性高,相对私募说来,属于职业里的「公务员」,行业中的「铁饭碗」。

所以,公募基金要想发展得好,做大规模是唯一出路,而发行新基金无疑是最容易的一种方式。

相比于一些“无人问津”的老基金,新基金往往由于宣传力度大,会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募集资金也就更为容易。毕竟,业绩平平的老基金再怎么宣传也勾不起投资者的兴趣,而“明星产品”又过于稀少,就只能靠没有“业绩包袱”的新基金来扛起扩大规模的大旗。如果再赶上牛市里大家情绪高涨,扩大规模简直事半功倍。

但基金公司之所以热衷于发新基,也少不了销售渠道的推波助澜。

目前基金公司的销售模式可以分为直销和代销,但主要形式是代销。常见的代销机构包括银行、券商等传统渠道,以及天天基金网、蚂蚁财富、理财通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销售平台。

虽然基金公司也有自己的直销平台,但由于只能销售自家产品,便捷性不够,往往很难成为基民的首选。大多数投资者还是会选择代销机构买基金,不仅更为便捷,种类也更丰富,服务也相对更加周到。

拥有庞大储户群体的银行,即便在互联网平台猛烈的冲击下,整体上目前仍然是基金最大的代销渠道。

银行每卖出一只基金,可以获得的收入包括:基金的认购费/申购费、基金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同样的道理,对于销售渠道来说,卖出去的基金规模越大,就可以赚得越多。当然,对于渠道客户经理们也是如此。

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与大多数老基金申购费低至一折相比(部分银行渠道申购也不打折),新基金的认购费是不打折的,也就是说,在其他费用相同的情况下,卖出一份新基金的费用要比卖一份老基金高出好几倍。

所以对于渠道来说,卖新基金的动力也就更加强烈。

实际上,基金公司是传统意义上的“甲方”,给钱提要求天经地义;银行是“乙方”,收钱干活不能有怨言。理论上来讲,基金公司在基金销售方面更具话语权,但由于基金公司的生存基础,还是和销售规模相关,所以,现实情况并非理论如此。

面对一些强势渠道,基金公司有时也不得不低下那高昂的头颅,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基金公司来说,更需要依附于强势的渠道。

比如,一些客户资源好、服务能力强的渠道为了凸显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基金公司合作发行独家定制产品,但这类产品大多是老基金的复制品,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从基金公司产品线布局角度来说,并没有迫切的需求。但渠道建议发一只新产品承接这些资金,基金公司没有不配合的道理。

基金公司和渠道的关系更类似于“生产商”和“零售商”,在基金发行过程中,基金公司作为“生产商”,负责产品的创立、上架,而银行、券商、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则作为“零售商”,负责产品的销售。

而基金公司直接面向投资者卖基金是比较困难的,搭建销售网点、铺设人力物力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效果还不见得好,这就好比酱油厂商开设品牌专卖店卖酱油,哪里有投放在超市货架上——也就是现成的渠道产品库里供大家挑选来得方便呢?正好渠道也需要基金公司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来丰富自己的“货架”,一举两得。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得渠道者得天下;对于银行来说,得客户者得天下。

而在卖新基金这件事情上,基金公司和代销渠道之间利益是一致的,一个对规模有需求,一个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能够帮上忙,怎么样实现利益最大化,对此两者可谓是心照不宣。

而作为基金销售链条中最重要一环——投资者,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销售渠道,可能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投资者都赚钱,但发展到现在,这一点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

基金公司看重的是规模,渠道说到底也在围着规模打转,当“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时,只会简单的把原因归结于基民定力不够,至于基金业绩差、波动大的因素反而被轻描淡写成投资者教育的学费。

当然,很多投资者不想做“时间的朋友”,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募生态的恶化。在基金销售市场,不少投资者都有新基金净值为1看上去“更便宜”、“更划算”的误区,“赎旧买新”的情况屡见不鲜,于是,基金公司索性也就迎合渠道的实际情况、投资者的偏好,不断发行新基金以做大规模。

公募基金重规模情有可原,狂发新基金也并非一无是处,由于老基金产品设计上的一些缺陷,比如投资范围较窄,不能投港股等,又或者基金经理发生变更、投资策略变化等,重发新基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毫无节制的发行一些同质化较严重的产品,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行业“内卷”。

如果少发新基金,基金公司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02 出路

一家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投研能力,而对于一只基金产品而言,最好的营销是业绩。所以,基金公司要想扩大规模,除了发行新基金,还另一种方式——把每一只基金的业绩都做好,持续营销老基金

而目前市场上愿意这么做的基金公司并不多,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在10年才涨1个点的A股做投资,再加上公募基金规则的条条框框,想要长期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投资回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基金业绩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即使基金公司等得起,基金经理也未必愿意等(虽然很多时候情况正好相反)。

在发新基的诱惑面前,持营老基金听上去有些吃力不讨好。投入时间长,见效慢,性价比不高。换句话说,如果能通过上“量”达到目的,为什么非要重“质”呢?

但「投资本来就是一场马拉松」,采访的时候大家都爱这么说,做事的时候,也该考验考验知行合一的定力了。

其实,对于管理规模的,重“量”还是重“质”,关乎到基金存在的价值和资管的本质。作为帮老百姓管钱的资管公司,无论是规模扩张或是持续盈利,都应该建立在履行好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基金的目标在于帮助投资者赚钱,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去收割投资者。如果是这样,那就本末倒置了。

事实上,选择持续营销老基金的道路,并不影响公司规模的扩张,也并不一定就会拖慢公司的发展进程。

以兴证全球基金为例。2020年、2021年,兴全基金分别发行了11只、20只新基金,是同等规模基金公司里发行数量最少的公司,但在这两年,兴全的管理规模增速依然达到了48%、30%,并不落后于其它公司,甚至比一些一年发行上百只基金的公司规模增速更快。

兴全规模的爆发,离不开良好的业绩支撑。数据显示,兴全旗下管理的基金业绩水平多数时候都高于同类平均。

实际上,兴证全球基金的渠道实力也并不弱,历史上的多只爆款基金都出自“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之手,规模增长如此迅速,也与爆款新基金的发行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兴全多爆款的背后,既有渠道的因素,但也得益于他们的品牌力和产品力。

相比于追求排名、争夺冠军,兴全经常在市场高位,或以写信、或以限购的方式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而在市场低位,又会用放开申购、自有资金自购的方式给予投资者信心。曾有一位基金经理在远川做直播时提到,在兴全基金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最多不超过2只。这句话令笔者记忆犹新。

曾经有一位行业大佬将基金比作消费品,笔者虽然不尽认同,但两者之间确实有着相同之处。好的消费品公司是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的结合,而长期取胜的法宝是品牌力;其实基金公司也是如此,依托渠道强推出来的规模是不长久的,只有练好内功,做好业绩,形成持续的品牌力,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很多基金公司来说,在发新基金做大规模的老路上走得太快,以至于忘记了当时为了什么而出发。这个时候,不妨停下来,等一等公司团队的成长、产品业绩的沉淀。

03 尾声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市场上一共有15193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其中普通股票型780只,偏股混合型2960只,若算上灵活配置型和股债平衡型产品,市场上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超过6000只。而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4748家,选基金的困难程度已经不亚于选股票。

而目前市场上基金经理总数为2945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位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在5只以上。

这不禁让人疑惑,投资者真的需要这么多基金吗?这里面有多少是同质化的产品呢?

在投资的世界里,少即是多。基金产品在精不在多。基金数量增多,看似产品类型更丰富,投资者可选择的余地更多,但实际上认知的盲区也在增加,选择的难度和踩坑的概率只增不减。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18年底的13万亿猛增至如今的25.87万亿,3年多的时间规模接近翻倍。在这一轮财富迁移的浪潮中,基金公司已经完成了跑马圈地、分割蛋糕的上半场,但能否守住现有规模,在下半场继续领先,比拼的肯定不是谁的基金数量多,而是谁的基金更优秀。

换句话说,资管行业或许已经到了考验真功夫的时候了。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关键词: 基金公司 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