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翻红的白象,如何拆解定位模糊的尴尬?

来源:36氪时间:2022-03-21 14:22:58

摘要:

1、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让方便面市场备受关注,让原本因为公益而频繁登上热搜的白象进入了大众视野,并被消费者冠以“国货之光”的称号。

2、白象作为20年老品牌,曾是方便面市场的头部企业,却一直错失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我定位模糊,没有在特定消费群体里形成影响力,在与传统方便面品牌和新兴的网红品牌竞争中,逐渐掉队了。

3、面对挑战,白象开启了自救的转型之路,未来白象在重塑品牌定位,扭转消费者对品牌认知,重新激活消费者兴趣的这条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今年的“3.15晚会”中,方便面竟然成为了主角。原因是央视曝光了一家名为插旗菜业的蔬菜再加工企业,称其在酸菜加工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规范行为。

就曝光的画面来看,一群穿着鞋,或光着脚的工人,踩在满是酸菜的坑里,有的甚至工作时还抽着烟,画面让人感到极度不适,引起一片哗然。

“酸菜事件”曝光后,首当其冲的正是方便面行业,尤其是康师傅和统一两家方便面企业,因为与插旗菜业存在合作关系,两者的股价在第二天均出现了大跌,而其它方便面企业也在“酸菜事件”后纷纷发声,其中就包括近来频登热搜的白象食品(下称“白象”)。

01 被遗忘的白象,曾是方便面市场第一梯队

平心而论,很多人对于白象这个品牌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品牌的存在,其之所以最近频繁登上热搜,并不是因为亮眼的产品以及出色的市场业绩,而是因为其过去的一系列慈善举动被网友纷纷翻出,不少网友称其为“国货之光”,纷纷为白象点赞。

事实上,白象曾经也辉煌过,也算是第一代方便面霸主。成立于1997年的白象,在其巅峰时期销量仅次于康师傅,曾是市场第二巨头,只是在近年的市场发展中,逐渐掉队了。

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时期,大批外出务工农民工催生的绿皮火车长途出行需求,让方便面有了巨大的消费场景,方便面市场开始爬坡。白象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加入战圈的,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华龙,也是今麦郎的前身。

既然彼时方便面的主要消费对象以务工人群为主,想要打动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价格还是主要因素。白象之所以曾一度打败华龙,是因为华龙出于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而推出了中高端品牌“今麦郎”,想要对标康师傅的中端产品线,结果反响不如预期,而此时的白象却稳住了自己1元左右的售价,奠定了低线市场的基础。

只可惜,白象并没有始终贯彻自己的经营策略,反而在“高端”还是“低端”里摇摆不定。2011年前后,彼时白象的销量曾一度领先今麦郎,可就在此时,白象做了一个和今麦郎完全相反的决定。

白象调整战略向高端市场进发,将主要精力从1.5元/袋的产品转向2.5元/袋的产品上,相反,今麦郎却开始大力推广1.5元/袋大今野方便面。

回看2000年前后的新闻报道,以康师傅为例,其在2013年时袋装方便面仍为1.5元/袋。在2007年方便面中国分会会议中,提到了“涨价”一事,建议将高价面从1.5元/袋提到了1.7元/袋。

这样对比之下,在市场平均售价仅为1.5元/袋的情况下,白象却选择突破市场平均水平,大力发展高端方便面,自然招来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不满,这个选择也让白象错失了下沉市场,让今麦郎在其市场中分了一杯羹。

因价格策略上的失误,白象逐渐被对手甩开了差距, 2014年,白象曾一度寻求上市,可惜其业绩并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数据显示,2007年末,白象销售收入40亿元,然而到了欲上市的2013年,其销售收入为50亿元,6年时间内仅增长25%,这样的成绩之下,白象自然折戟IPO。

此外,整个方便面市场从2013年开始已经呈现饱和态势,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线上外卖市场对方便食品造成了冲击,彼时外卖平台提供的补贴非常高,方便又能吃到热饭,消费者自然更乐意接受。

另一个原因则跟整个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随着国内交通网络的发展,高铁等快捷的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绿皮火车,大大压缩了人们在旅途上的时间,方便面这种旅途便捷食品的需求也大大减少。

在整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白象也再难回到昔日荣光,回望白象整个发展历程,在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中摇摆不定,是其发展遇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凭着低线市场起家,却在康师傅、统一等仍专注中端市场的时候,忽然调转枪头发力高端市场,这样“两极化”的策略导致白象两头也不讨好,也给了对手可乘之机。

02 二次创业,白象开始炮制网红

一直到2016年,随着外卖市场“百团大战”的落幕,方便面市场才开始有所回暖,但这时候市场也迎来了整体升级,中低端面市场开始进入存量市场,高端面市场的增长势头反而更盛。

在这个市场升级窗口,白象也于2018年提出了二次创业计划,称要在未来5年达到300亿元销售规模的目标,为此,白象开始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

2020年,白象对网红品牌“单身粮”进行了数千万元的B轮独家战略投资。早于2019年,两者曾合作推出了盘面、撩面、摇滚巨猩三款产品,夸张的包装设计,独特的产品命名,可以看出白象正是以炮制“网红产品”的思路来推出这些新品的。

接下来,白象还曾推出过“鲜面传”品牌,主攻快烹方便面。以上两款产品的单价均在15-20元之间,是白象为迎合当下Z世代而推出的创新品牌,也是其进一步上攻高端市场的尝试。

可惜的是,这两款产品都没有引起太大反响,此前“鲜面传”开设的品牌旗舰店已经关闭了,白象旗舰店旗下也已经找不到这款产品。

如果说早十年白象“高端化”尝试失败,是因为当时的市场消费水平尚不足以支撑高单价的方便面,那么当下市场已经向高端跃迁,为何白象推出的高端单品仍难没有太多水花?

一方面,当下白象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除了几家传统方便食品品牌外,还有不少后起之秀。市场上诸如拉面说、阿宽、自嗨锅等新消费品牌,有着创新的口感、不同于传统经销模式的线上销售渠道,以及网红式推广方法,它们也都在试图瓜分这一市场。

上文提到白象曾推出的“鲜面传”单品,某程度上来说,是对标模仿拉面说而推出的,在拉面说已经占据了消费者心智的前提下,白象想要瓜分这一块市场,难度并不小。

另一方面,大部分网红产品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会营销,既包括在社交平台上种草、带货等方面的宣传推广,也包括在线上电商渠道的促销等。但对白象来说,尽管其可以联合单身粮等网红品牌来打造新产品,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自身惯于主攻低线城市的基因。

比如在销售模式上,白象并没有摆脱传统零售商的本质,仍以代理经销模式为主,且其市场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能够接触一线城市Z世代消费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还比如白象虽然想要走进网红市场,但在靠近95后、00后时,却又选择了和Z时代定位大相径庭的“岳云鹏”做代言人。

可以这么说,面对以线下销售渠道为主的传统方便面市场,白象远不如康师傅、统一、今麦郎三者的市占来得强势;而面对新兴的网红方便面市场,白象又显得不那么“年轻”,未能玩转“网红流量”这一套打法。

既想稳住低线市场,又想讨好年轻人,则难免两头不讨好。白象作为20年的方便面老品牌,却一直错失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我定位模糊,没有在特定消费群体里形成影响力。

03 老玩家白象,还能用什么打动消费者?

对市场的错判,对自身实力的了解不足,是白象这些年始终徘徊不前的原因,那么,接下来白象还有机会吗?

首先,从市场空间来看,方便面市场仍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在疫情影响之下,这两年市场再次爆发,2020年,我国方便面消费量增至463.5亿份,同比增长11.8%。

更重要的是,随着外卖平台合规化的调整,外卖补贴的力度也在不断弱化,20元以下餐品的价位空挡会不断加大,这将是支撑整个方便食品市场持续增长的基础。

其次,从产品结构来看,白象始终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白象微博热搜的评论中,最多被消费者提起的产品,正是白象的骨汤方便面。

由于消费者对白象还保有从前的消费印象,承袭了白象“骨汤面”历史的“汤好喝”系列,销售数据也不差,上市两年在全国销量已达5亿份,这为白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显然,对白象来说,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突出重围,核心竞争力还是要拿产品说话。未来白象需要在迎合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喜好的基础上,坚持自身品牌的传承,比如利用骨汤面已经建立起的市场认知,融入“健康化”的理念,通过品牌升级来扭转消费者对白象的认知。

最后,在营销手段方面,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白象的营销策略也需要改变。事实上,在营销策略上,白象已经做出了改变,比如在销售渠道上,加入了抖音、天猫等线上销售渠道;在营销推广上,也积极通过特价引流、新人优惠等方式,积累自己的私域流量。

去年双11,白象电商全渠道总销售额超6千万元,较2020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达300%。目前,白象天猫旗舰店的关注人数达95.5万,其粉丝人员甚至远大于今麦郎的15.23万。

接下来,白象在重塑品牌定位,扭转消费者对品牌认知,重新激活消费者兴趣的这条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而且,白象还需考虑原有下沉市场消费者,和新品牌形象之间的平衡,这仍会是不小的挑战。

毫无疑问,因为疫情的影响,方便面市场重获消费者青睐,但这个风口也有可能稍纵即逝,对白象来说,如何在稳住当前用户市场的基础上,在不改变企业特性和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品牌的升级迭代,或会是其能否多活一个、两个乃至更多个十年的关键。

关键词: 高端市场 销售渠道 的基础上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