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了,每天快走的爸妈,竟是健身王者 天天快消息

来源:36kr时间:2023-03-20 10:54:37

你是否也有同款爸妈:

他们健步如飞,走起路来年轻人都赶不上。

他们一到点就出门,走到出汗发热才罢休。


(资料图)

他们还会和其他叔叔阿姨组团出行,同款衣服,步调一致,背着音响,仿佛加入了什么神秘组织。

素材来源:网络

其实爸妈们在搞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快走。

快走的爸妈,将马路走成了「健身房」

别看爸妈虽然岁数大,可一旦走起来,那节奏,年轻人还真不一定追得上。

素材来源:网络

早上七点起床,饭后八点出门,爸妈们绝不会放过每一天的溜达机会:十分钟气喘吁吁,半小时大汗淋漓,一小时浑身通畅,得劲~

素材来源:网络

楼下的公园,被爸妈走成了不花钱的健身房,从「轻度活动」的散步升级成了「中等运动」的锻炼。

对于身体而言,2 分钟快走的中等到剧烈运动,相当于 4~12 分钟的轻度活动。

也就是说,爸妈快走一公里,能抵得上咱们正常走 1.5~4.3 千米。

不仅速度快,爸妈还特别能坚持。风雨无阻,因地制宜。

公园遛弯,买菜路上,扔个垃圾……随时都能开启快走模式。就算刮风下雨,也能从卧室到厨房,从厨房到客厅,用家里的几寸天地为自己撑起健身的一片天。

比起年轻人「时常久坐,抽空健身」的突击式锻炼,爸妈这种「心中有锻炼,哪都是健身房」的运动模式,更值得推荐。

速度与坚持,让爸妈走出了一条长寿之路。各种研究发现:

与很少或几乎不活动的人相比,每天快走达到 24 分钟,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率,能降低约 28%~38%。

每天快走达到 30 分钟且久坐不超过 7 小时的人,能减少 80% 的较早死亡的几率。

年轻人,快跟上爸妈的步伐走起来吧。不仅能收获健康,赶公交挤地铁不迟到的概率也更高哦~

素材来源:giphy

快走的爸妈:走得越快,人越年轻

快走的爸妈,腰背挺直,双臂有力,步伐坚定,面色红润,神采奕奕。普通的公园小道,能走出一种个人秀场的感觉。

精气神儿比我们这些每天宅着瘫着的年轻人好太多了

已经 92 岁的盛奶奶依然神采奕奕,素材来源:北京电视台

还别说,快走真的有用:走路越快,人越年轻。

有研究发现:与慢速步行的人相比,中速步行和快速步行的人端粒长度明显更长!

「端粒」被认为是衰老的生物标志。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变短一点。

研究人员通过测算发现:保持快走的人,估计到中年时的生物学年龄要年轻 16 岁。

年轻人,抬头挺胸快步走起来吧。这不仅是效果好不花钱的抗衰老秘籍,更是你的个人show time。

素材来源:爱乐之城

快走的爸妈:只要走得快,烦恼就追不上

如果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爸妈下楼健步如飞走起来的时候,通常都表情认真,注意力高度集中。

儿子还没找对象?女儿北漂不回家?孙子没换纸尿裤?各种乱七八糟的烦心事,走起来的瞬间统统抛在脑后。

满脑子只想一件事:

素材来源:giphy

科学上来说,走路速度快确实能改善情绪。

研究人员发现,快走 30 分钟可以即刻改善抑郁情绪状态和快感缺失,改善可持续超 75 分钟。

剑桥大学的团队也发现了快走和抑郁症关系:与完全不运动相比,每周累计快走 2.5 小时的人,抑郁风险降低了 25%。

科学之外,爸妈这种专注于速度忘却烦恼的状态,很可能是在进行一种很新的概念:进入flow(心流)。

素材来源:网络

年轻人,关掉那个让人夜里哭泣的红色音乐 App ,学习爸妈,用快走找到本真的自己吧。

本文审核专家:杨一卓

参考文献

[1]Chastin S, McGregor D, Palarea-Albaladejo J, Diaz KM, Hagströmer M, Hallal PC, van Hees VT, Hooker S, Howard VJ, Lee IM, von Rosen P, Sabia S, Shiroma EJ, Yerramalla MS, Dall P. Jointassociation between accelerometry-measured daily combination of time spent i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pooled analysis of six prospective cohorts using compositional analysis. Br J Sports Med. 2021 Nov;55(22):1277-1285. doi: 10.1136/bjsports-2020-102345. Epub 2021 May 18. PMID: 34006506; PMCID: PMC8543228.

[2]Ekelund U, Tarp J, Steene-Johannessen J, et al. Dose-response associations between accelerometr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and all cause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and harmonised meta-analysis[J]. bmj, 2019, 366.

[3]Chastin S, McGregor D, Palarea-Albaladejo J, et al. Joint association between accelerometry-measured daily combination of time spent i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pooled analysis of six prospective cohorts using compositional analysis[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1, 55(22): 1277-1285

[4]Dempsey, P.C., Musicha, C., Rowlands, A.V.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UK biobank cohort revealscausal associations of self-reported walking pace with telomere length. Commun Biol 5, 38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2-03323-x

[5] Meyer J D, Murray T A, Brower C S, et al. Magnitude, timing and duration of mood state and cognitive effects of acute moderate exercis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22, 61: 102172.

[6] Pearce M, Garcia L, Abbas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AMA psychiatry, 2022.

[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IhSpGAElw

关键词: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日本消费走向“消龄化”时代|当前关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