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群嘲的上海名媛,打了谁的脸?起因是什么?

来源:腾讯时间:2020-10-19 10:58:03

事件已经发酵了好几天。

最初的起因是,有网友爆料,自己斥巨资500元,潜入魔都名媛群,观察了半个月,发现所谓的名媛群不过是高配版「拼多多」。

其实,从这张邀请函就能看到,所谓的名媛群,本质上就是年轻女孩的奢侈品交流基地,以及结交金融巨子,留学海归,梦想钓金龟婿的地方,「魔都名媛」不过是个好听点的幌子,不然直接说,老娘就是年轻貌美,有钱速配,岂不是太露骨了?

但是,群里的交流内容一经曝光后,还是引起了全社会的群嘲,因为对标真名媛,伪名媛的资本不够,操作模式也太魔幻~

比如,6个人拼单,每人85元享受魔都顶级下午茶。

15人在丽思卡尔顿拼一间房,每人200百就能住上每晚3000的魔都顶级酒店,然后各种发图片。

不仅拼下午茶,拼酒店,拼名牌包包拼豪车……

甚至还有人拼二手丝袜,虽然是Gucci的,也让人觉得味有点大。

但即便自己的一身精致都是拼出来的,这些「魔都名媛」的约会对象怎么着也得保时捷起步,开宝马奔驰的男人,在她们眼里约等于寒酸。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关注点集中在:这群所谓的魔都名媛,本质上就是想钓金龟婿的拜金女;这些伪名媛,是对真名媛的侮辱;这些肤浅虚荣的女人,自己穷的一比,还有脸嘲笑别人……

「上海名媛群」引发了全网群嘲,事件也一直在后续发酵。

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出面辟谣,说所有房客入住酒店都需要刷脸实名认证,不存在拼团入住这么多人的情况。

也有网友表示这则爆料本身就不可信,很可能是一个人多搞几部手机,就编造出来的谣言。

之后又有该名媛群的一名女孩出面澄清,表示拼单确实存在,自己会买很贵的奢侈品,也会拼单一些单品,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坦然接受,问心无愧。

再之后就是一些新媒体爆料称,有伪名媛群,也有真PUA群,很多男人靠购买一整套图片,打造自己高端精英,金融大佬的形象。

……

总之,现实太魔幻,猝不及防就震碎你的三观。

但如果结合大环境去看这些所谓名媛女孩的消费观和行为,又会觉得司空见惯。

在她们的世界里:男人用美貌审视女人,女人用财富标签化男人。

在这场对标中,这些女人的资本是美貌,男人的资本是财富。

有美貌的女人,去嘲笑财富值不够的男人,听起来很可笑,但也很公平不是?

所以,在看了多篇群嘲「上海名媛」的文章后,忍不住想到鲍德里亚曾谈到的消费主义文化,很想换个角度去谈谈这次事件。

因为在我看来,任何现象,成为一个时代的现象级事件时,往深了追究,都是悲哀大于可笑的。

而个人可以可笑,悲哀却是属于所有社会成员的。

换言之,作为消费主义时代的一员,我们很可能根本没有资格,去嘲笑这些伪名媛们。

02

1980年,鲍德里亚的研究方向,开始由经济理论转向大众传播。他通过社会关系的本质研究,以及形式符号学的研究,来解读整个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沟通形式,以及由此造成的思想影响。

在研究中,鲍德里亚认为:人类社会由没有真实参考对象的参考组成,也就是由超现实组成。超现实就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在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模仿物是虚拟对象,也就是不真实的对象,比如皇室,贵族,圣洁,这些都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追求。但是这些参考对象本身就不真实,意味着人类在追求超现实的对象。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的模仿对象成了产品,这些产品可以被无尽的生产出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品。

后来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产品或商品本身的追求,已经变成了对模型的追求,并且这个模型已经代表了无休止的可复制性。

人们不断地复制这个模型,缔造了超现实符号!

这些话读起来很费解,但解释起来就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时候人们就因为权威性和权力因素影响,在追求并不完全真实的东西,比如贵族血脉,圣洁性,沉溺于各种其实变相束缚自己的繁文缛节,比如当时所谓的上层淑女文化,麻烦的用餐程序……

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皇室也好贵族也好,渐渐淡出了时代的视野,工业线上的商品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因为这些产品本身也在满足人们的生活。

但正如鲍德里亚很多作品里所说的一样:对于当代社会而言,社会的主要驱动力是消费,而不是生产。

也就是说,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从20世纪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导致生产过剩,商品的供应量远远超出消费者需求,因此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生产不再是首要问题,问题是如何消费掉这些生产的产品。

因此一些制造商们,开始转向于操纵消费者的支出!

商业时代的商人们意识到:以富裕的人群为标本,是最有吸引力的营销目标。上流社会的品味,生活方式和喜好,逐渐成为所有消费者的标准。不太富裕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一些东西,来证明他们在商业社会的地位,以及通过购买昂贵的物品,来改善社会地位。

这套商业时代的营销模板,就是鲍德里亚所谓的模型。

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当代人从对商品本身的追求,已经变成了对模型的追求,并且这个模型具有无休止的可复制性。

人们不断地复制这个模型,缔造了超现实符号!

模型,或者说复制模型的行为,构成了21世纪消费主义的核心。

普通消费者,模仿社会阶层中处于其上方的消费者,也就是穷人模仿富人,富人模仿名人或偶像。

在消费主义社会中:商人借助广告以及人性的弱点,不断削弱消费者的能力,并使得一个人成为客观化的载体,然后通过强调个人权力,选择和欲望,错误的暗示消费者控制权属于自己。

比如香水广告就是主打独立,自我,现在有几个女孩还会去想一想,为何我一个大活人,需要用了某个东西才能意味着自我,独立。因为长期的去个体化,已经让我们成为了客观化的载体。

鞋子代表什么,衣服代表什么,每一个选择象征什么?我们就是物的载体,物就是我们的载体,物和人,前所未有的捆绑在一起了。

所以承认吧,在这个时代,许多奢侈品和不必要的消费产品,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机制,使得人们通过展示相似的产品,来识别志趣相投的人,通过品牌来判断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阶层,并认为产品和品牌关系,可以替代社会上缺乏的健康人际关系。

整个社会被消费主义笼罩着,构建了文化霸权,甚至一种消费极权主义!消费主义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文化意识形态!

如果消费主义已然成为文化意识形态,你觉得自己就没有受影响吗?

03

还记得一个老套的故事吗?

一个普通女孩,没有多少钱,但是她却租住在一个租金非常高,遍地是富人的高端小区里,结果在电梯里认识了一个超有钱的男友,实现了命运的改变。

后来所有自媒体都在鼓吹,你的圈子,决定你的圈层。只有努力尽可能出入更高端的场合,认识更牛逼的人脉,你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那个女孩成功了,就成了标本。

而这些名媛群里的女孩,只不过还没成功,就遭遇了全网群嘲。

人们究竟笑的是什么呢?

是财富吗?

不是,本质上笑的依然是穷。

但在一个幼儿园老师都会根据孩子穿着,家境条件来区别对待的时代,谁有资格嘲笑这些伪名媛们呢?

我常常说我是低欲女孩,不买奢侈品,背的也是普通包包,但是身为小白领女性的自觉就是,怎么样包里也得备着小羊皮和Dior,不然你都不好意思在卫生间补妆。

虽然用过这么多款口红之后,我早就意识到压根就没有不沾杯的口红,做化妆品的朋友也告诉我单价一百以上的口红差别不大,但还是习惯性买大牌一点的,说到底还是因为即便主观意识再清醒,身处某个特殊环境也得跟着被动性消费。

而无论是现在被群嘲的上海名媛群,当初被嘲笑的白领消费观,以及一直处于群嘲中心的中产消费人群,大环境如此,不跟风的背后就是不合群,没品位,谁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再说,抛开这些群体,在中国,别的群体就能幸免于难吗?

在我的老家某十八线小县城,过年待客桌上没有中华烟,怎么都有点寒酸,送酒五粮液才拿得出手,没有开车你就不要回家过年了…….

接孩子放学的奶奶和姥姥们,都已经在比较房子的地段,穿衣服的牌子了,伪名媛的行为,又有何可奇怪的?

物质的攀比比比皆是,每个人都觉得努力一点,再够一够手,就能往上一个阶层迈步一点。

如此看来,那些被嘲笑拼团的上海名媛群,她们的物质消费也没有完全超出自己的负荷,也不过就是再够一够,就能进入梦寐以求的圈层,又有什么值得嘲笑的呢?

说的刻薄一点,大家都是池中鱼,每个人都被消费主义时代画下了所谓的龙门,于是每条鱼都蹦跶着,渴望往上一点,再往上一点,还嘲笑那些躺着不动的咸鱼没梦想,所以,谁也别嘲笑谁了,站远一点看,大家蹦跶的都挺难看的。

一位法国作家曾经在20世纪批评当时的美国人,说美国唯物主义是平庸的灯塔,有可能使整个法国文明都跟着失去光彩。

后来屡屡有新闻爆料,我们国内的土豪在法国血拼时被嘲笑,人家笑我们拉低了文明,我们笑人家没钱还瞎比比。

金钱决定一切,依然是我们无可撼动的骄傲,不是吗?有钱是王道,唯物至上论,依然是我们社会的硬通货,不是吗?

那就用鲍德里亚的一段话结束全文吧。

消费主义,将标签固定在消费者身上,但谁是消费主义真正的老板和受益者?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将地毯从不友好的批评家脚下抽掉,因为这些批评家对资本主义吹捧了那么长时间。不知何故,我简直想大喊一声:和消费者在一起。

回头再去看看自己的嘲笑声,是不是觉得有些反讽,你觉得金钱是万能的,物质是一切,你脚下踩着的地毯和她们是同一块,真的没有资格笑别人。

毕竟,我们很多时候,或多或少,都站在她们中间,是她们的一员。

最最后,我的一点经验之谈。

精神激励,引导我们走向简单的生活。精神越富足,物欲越低。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海南购”能否代替海外购 火爆背后面临诸多挑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