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旧改城市更新怎么推?兼顾风貌保护民生改善

来源:文汇报时间:2022-01-24 10:55:53

过去一年,上海完成90.1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今年将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实施1000万平方米旧住房更新改造。

今年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目标,也让代表们有了新思考:成片之后,零星旧改、城市更新怎么推?

讨论中,不少代表这样建议:面对经由旧改而腾出的宝贵土地资源,一方面要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为原则;同时,坚持“一块一方案”统筹做好风貌保护、民生改善和开发建设。

困难重重,需要新理念新手势

去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对旧区改造和城区更新作出法律规范。全市层面,随着成片“收尾”,零星地块旧改成为民生工作重点。但结合实际调研,市人大代表黄山明发现,零星旧改困难不少。

其一,现有政策堵点。零星旧改,势必涉及相关建筑法规,但零星地块通常难以符合法规中对退界、日照、间距、密度、面宽、限高、绿化、消防等具体要求。难以完全达标,直接的影响就是,项目推进困难重重。

其次,资金筹措压力。零星地块,通常建筑相对密集,土地面积狭小、形状不够规整、人口密度较大,市场运作升值空间微小。对于这些区位条件差、居住密度高、资金难平衡的地块,市场主体参与热情不高,不少待更新项目少人问津。

此外,规划设计难。零星地块旧改不能沿用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如何保持城市记忆,保留利用既有建筑,又延续特色风貌,需要一种新的理念和手势。

这样一种难,集中体现在中心城区。

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杲云提到,黄浦旧改及城市更新,面临着三重问题的聚焦叠加:旧改量多;旧改密度高,户均、人均面积少,测算成本更高;每一块区域几乎都自带风貌保护的“金字招牌”,规划改造难度大。

因地制宜,一块一方案

眼下在黄浦区,一方面加强市区联手、政企合作,统筹资金,加快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改造;另一方面,通过“成片带征、配套建设、综合改造”等多种途径,加速零星旧改。

杲云介绍说,改造正以“一块一方案”进行。方案把地块里的基本风貌保护、历史建筑都了解好,据此因地制宜做设计,由专家反复筛选、评审,商定最合适的建设方案。同时也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由于是保护建筑、风貌保护肌理等要求,大空间被分成几块,不同块状中到底放什么功能,都要琢磨好,想明白”。

黄山明则建议:多算民心账,敢啃硬骨头,梳理优化零星旧改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政府和各部门形成合力,实施高品质的城市有机更新。

譬如,尽快出台《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配套实施细则,从实际出发,对零星地块旧改制定差异化的标准和规范,优化制度供给。结合加装电梯、二次供水改造、雨污分流、增设养老服务设施、开办幼儿托育点等市民“急难愁盼”,协调各部门与零星旧改形成联动效应,顺势消除违章搭建、违规装修、违规设置店招店牌、非机动车乱停等负面因素,精准施策,靶向整治。

此外,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推出税费优惠或减免,开发资金的补偿和平衡,激励更多民间资本和优秀企业参与零星旧改。创新旧改方式方法,坚持征收、规划、出让“三联动”,实现资金循环效率最大化;搭建国企融资平台,开展政企合作、银企合作等。

重现风貌、重塑功能

去年9月,黄浦区首创的承兴里“抽户改造”城市更新项目入选“2021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

作为首个以“留、改”模式操作的试点项目,“承兴里”创造性采取了“抽户”的办法,对42户居民、5户单位进行抽户,所释放的面积给留下的每户居民用于增加独用厨卫,调整内部布局,改善公共空间等。这条建于1934年的老弄堂焕发出了新活力。

杲云介绍,黄浦区将有序推进留改项目实施,试点探索拆除重建或成套改造,结合老旧住房综合修缮、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工程,将老旧小区打造成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活要素布局合理的美丽家园,形成“以点带面,连点成片”集聚效应,带动区域品质整体提升。

也有代表建议:要统筹好风貌保护、民生改善和开发建设,深化城市更新、延续历史文脉。

譬如外滩“第二立面”的保护性开发。建议要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为原则,加快推进老大楼的功能置换和更新改造,保留城市肌理的同时,全面提升土地效率、塑造品质空间、集聚核心产业,探索开发、建设、运营于一体的城市更新模式。

关键词: 零星旧改 城市 风貌保护 民生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上海:4.32万亿背后值得咀嚼的增长逻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