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在即,成功职场人的秘密都藏在这8个关键词里

来源:36氪时间:2022-03-20 12:07:59

本文摘自《临界点:如何实现指数级增长的人》,作者:许单单,36氪经授权发布。

回顾我自己的职业生涯,或无心,或有意,我所经历的那些关键选择都在牵引着我不断攀上那条指数级递增的成长曲线。

“世事的发展都有雪球效应,没有人比其他人牛很多,人与人之间一开始都差不多,但是差别就出现在起步以及随后一小段的过程。这一小段如果走好了,有了第一份资本,后续就可以轻松获得更多的东西。”2008年8月,深圳湾的一个清晨,我在QQ空间写下了这段话。那一年,我26岁,正式参加工作刚满两年。那是我在痛苦了很久之后的感悟,而这一感悟的缘起,则要追溯到2006年那个燥热的毕业季。

在整整两个月没有收到一份笔试通知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参加了唯一的一场笔试,用“霸王笔”(没有接到通知就直接要求参加笔试)的方式。那是BBS(网络论坛)盛行的时代,笔试结束回到学校,我习惯性地打开BBS记录下笔试经过。那篇帖子莫名其妙地火了,我一夜之间被校友熟知。后来,我开始牵头组织BBS年终聚会,毕业之后南下深圳又顺理成章把同批去深圳的150名北大校友组织起来。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一个人交际圈和知名度的提高是指数级扩大的过程,一旦积累到临界点,就会轻松迈大步。

如同火箭升空需要数级推进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交替燃动,指数级的成长之路同样需要不同的“燃料”,而这正是本书围绕1.01着力策划和打造的多元场景式职业成长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我自己的1.01式成长经历,我对身边同事、朋友、弟弟妹妹们职业成长路径的参与和观察,我从充满人生智慧的师兄和前辈处得到的有益指导,我在人生不同阶段从名人自传中汲取的认知养分,我从主动前来咨询职业规划的陌生朋友处获得的新鲜视角,我从拉勾多年积累的多维大数据分析图谱中延伸出来的思考……经过多次反复深入剖析、梳理、系统提炼和小范围分享完善,最终形成了这套可代入、可执行的场景式指数级成长方法论体系。我希望书中那些在漫长职业生涯中对我意义重大的故事和实例,能够使这些方法在你眼中变得更加具体和实用。

本书围绕8条关于1.01的方法论展开,每章深入解读一个方法论,包括这一方法论背后的机制阐述和底层认知,也包括在具体工作和生活场景中使用它们的方法、技巧以及工具清单。它们是:

1、眼界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长见识是年轻人的头等大事,是最应该做的事。起码在我过去20年最重要的成长阶段,见识是最让我受益的东西。微博上年轻的人脉王、与顶尖互联网大佬谈笑风生、3W咖啡和拉勾的创始人……这些世俗意义上的名和利让我被大家熟知,而我的起点也不过是从安徽农村走出来的穷大学生,我曾经的梦想也不过是买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郊区房。

所以我说,没事“毁一毁”三观反而是件好事,这是让一个人长见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光听人讲成长观道理或者看文章是无感的,你需要身临其境,让那些与你的固有认知不符的东西真正震撼到自己。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有次对徒弟说:“你们该知道什么是好吃的。你们不知道什么是好吃的东西,怎么给客人做出好吃的东西?”在这一点上,野心跟厨艺没什么两样,野心也是被撑大的。

但长见识又不仅仅是把野心撑大,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防止低维度努力。开头那个“毁三观”的故事里,赚大钱买大房子只是表象,更深层的含义是,如果我只在大部分同龄人的维度努力,我就丧失了在更高维度努力的机会。既然都要努力,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努力更值得?这是我后来跟那位师兄多次深度交流后逐渐建立起来的认知框架。成就和财富其实是认知的变现,你几乎不可能得到超出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好处,而认知升级的源头就是长见识。没有见识的提升,认知升级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人脉

我一直坚信,人脉是需要被正视、被用心对待的。二十几岁的时候,没有比拼命成长更重要的事。如果你想成长得更快,你就需要积累真正的人脉。个人能力当然很重要,“谁”知道你有这些能力也是同等重要的,这几乎决定了你的哪些想法能够成为可能,你能否获得引荐,而找工作、谈项目、拉融资最大的挑战有时也正是人脉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我们只有借助与他人的连接才能向内看清自己,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真正的人脉不是加分项,而是必做题。

请注意,我说的是“真正的人脉”。真正的人脉是一种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相互认可,是我觉得你不错,你也觉得我不错。只有你觉得我不错,你才有可能继续为我牵线搭桥,为我背书,助我成功。

人脉也有真假之分,比如你在某场活动或饭局上认识了一位大咖,你要到了人家的微信,但你心里很清楚,你发消息请人家帮个忙,大概率是不会得到回复的。

真假人脉背后的底层规律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人脉是结果,而不是手段。人脉是人际关系的沉淀,需要长期地经营、维护,经营人脉就是持续建立和加强高质量人际关系的过程。你不能为了建立人脉而建立人脉。

3、被看见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做复杂事情的机会。在今天这个竞争极度激烈的世界,机会才是最稀缺、最不均等的资源。无论你喜欢与否,在你进入职场、踏上成长旅程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在被动接受竞争的现实了,每个时代都是如此。就在我们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一定已经有人主动让机遇上门了。

主动让自己被看见,这是机遇的敲门砖,是能力提升的钥匙,是指数级成长的起点。这把钥匙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你要非常努力、非常拼命,再加上一点点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才能争取来。

经过一次次机遇的放大,每个人的成就将是指数级的差异。这十几年来,我一直认为世界运行逻辑就是如此:优秀的人会越来越优秀,平凡的人会更平凡。如前所述,假设1是平均水平,1.01就代表比平均水平高1%,看似不起眼,但持续累积的1%就是巨大的质变。

4、假装

在心理学家看来,假装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状态,体现了人类个体向现实迈进过程中的认知成长。追溯到远古时代,每个人都有尽可能收集有利信息、规避有害信息的心理倾向,然后用假装的方式把自己保护起来。到了现代,我们有了更多假装的理由和需求,法国思想家拉罗什富科说:“任何场合中的任何人都想给别人留下自认为较为合适的印象,于是人人都伪装自己的面貌和外表,故此社会就是一个被伪装过的东西。”

而当你有意识地利用人类假装的天性帮自己突破看似无解的性格局限时,你就掌握了成长的主动权。有研究表明,普通人的大脑被开发程度不超过20%。我们常说20多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这件事不符合你的人设,那件事你做起来不顺手,你就是在扼杀你身上更多潜力被激发出来的机会。用假装制造更多让潜力被激发出来的环境吧。

一辆车上路,最耗能的一定是启动的瞬间,假装就是我们全副身心踩下油门的那一脚。而一旦启动,能耗会迅速降下来。

5、相对优势

选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然后越走越开阔,抱持着这样的想法,后来我又做了无数次类似的选择。我也慢慢发现,像我这样铆足了劲把自己打造成某个领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人其实是少数。这是我分享“相对优势”的初衷:在今天这个自我认同、优势成长、长板理论层出不穷的年代,我们并不缺乏对发挥优势重要性的认知,我们缺的是把这种认知与特定场景下的无形竞争对应起来,用相对优势指导自己做决策、制定策略,更精巧地取胜。

成长中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竞争无处不在,小到一封周报邮件、一场面试问答、一场晋升评选,大到事业方向的选择和人生规划。我没有机会一对一给很多人做职业规划,如果只能提供一条建议,我想应该是找到你自己最独特、最不可替代的优势,然后拼尽全力放大它。

把成长想象成一个通关游戏,每过一关都会迎来新的对手。相对优势中的“相对”二字就意味着,无论对方实力如何,无论战场一开始被设定在何处,你总可以寻得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把竞争转移到具备相对优势的战场,创造有相对优势的竞争维度,利用差异化竞争创造更大的赢面。

6、长期主义

提及长期主义,我们会习惯性地把它跟目光长远、有耐心、长线思维、做时间的朋友此类很难产生实际指导作用的人生大道理联系起来,但在我看来,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实际上就是把野心再放大一点,把账算得更长远一点而已。

只有当你把视线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里,去算更大、更长远的账,你才会发现那些潜藏在未来的“定时炸弹式”问题,才会当下就想办法积累让自己未来更值钱的能力,选择让自己未来更值钱的方向,把对未来的焦虑转化为敦促自己看长期、算大账的意识和行动。

7、换位思考

为了满足自己,必先满足他人,这是获得好结果的前提,也是我对换位思考的定义。

每件事情的背后都存在一个目标对象。面试就是一个典型场景,你拿到了offer,看似是你自己争取来的,其实是你满足了面试官的招聘诉求;你完成了销售业绩,看似老板高兴了,其实是因为有客户愿意购买你的产品;你晋升成功了,是因为上级觉得你值得;你考上了大学,其实是大学决定录取你;你谈恋爱,是你的伴侣选择跟你谈的;连你参加高考,都有出题老师这个目标对象。

所谓的成长,看似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再往深一层看,其实是我们的努力对目标对象产生了好结果,然后对方给我们反馈了一个好结果。这一规律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过往的种种努力,有些产生了好结果,有些没有产生好结果⸺后者大概率是因为你的努力没有给那个正确的目标对象产生好结果。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外部才是决定性因素。

8、选择

毕业后的职业迷茫期是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面临的。进入社会以前,大多数人基本都是奔着高考一条路走到黑,我们不需要思考和选择,但是职场上有太多选择了,而且再也没有高考那样的标准答案:我是考公务员还是去民营企业?去国企、事业单位还是民营企业?去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会计专业毕业一定要做财务工作吗?能不能转行做运营,做产品?在传统行业待了很多年,要不要跳出来做点新的事情?……迷茫和纠结的本质是害怕选错,毕竟所有人都说选择大于努力。

的确,从更大的格局来说,人生就是无数选择的集合,成功的人生就是一连串正确选择的结果。而职业选择又是人生选择的主题之一,一个人的职业会占据一个人有意义的成年时间的20%~60%,选择什么职业几乎决定了你会遇到什么样的朋友,过什么样的生活,拥有哪种思维方式……把职业选择的问题解决了,本身就是成长。

希望你看完这些方法论后,可以:

1.立刻行动起来。将方法、技巧、工具应用到你的下一场求职面试、下一次向上汇报、下一个项目会议、下一场职业选择中去。

2.顺应规律,聪明、柔韧地成长。认识到规律的存在,感受到规律的脉动,做顺应规律的事,规律就会给你相应的正反馈,你就能换道进入加速度越来越大的成长轨道,启动指数级成长,成就人生的无限可能。

3.洞悉规则,玩好人生游戏。洞悉规律并据此制定策略和目标能够帮你争取到更大赢面,但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打败一个个短期的对手,那么胜利是非常艰难和短暂的。我们都是同样的人,都是由DNA中的千万种元素和变化决定的,但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职场生存公式,只有向内探寻自己的特质和天分,结合规律,人生才能超越比赛,收获心灵自由。最后我想提醒大家,这本书中没有成功的捷径,也没有制胜的诀窍。在这个优胜劣汰、丛林法则愈演愈烈的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想寻找一套精确方法,一剂灵丹妙药,以便按这个方法走向胜利。但规律和方法不是捷径,就像任何人都可以在半小时内学会下国际象棋,却不一定能赢得比赛一样,只有当我们超越仅仅关心如何正确走棋的初级阶段,将规律、方法与自身的天分和特质结合在一起,解决一个又一个朴实的现实问题,一点点变得更优秀,才能最终在时代夹缝中走出独一无二的指数级成长之路。

书名:《临界点:如何实现指数级增长的人》 作者:许单单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

许单单

80后,出生于安徽宿州,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供职于腾讯、平安、华夏基金等头部公司,成长为优秀的互联网分析师。

2011年创建的3W咖啡是双创时代“互联网界的标志”。2013年创建互联网人才招聘平台拉勾招聘,帮助2500万互联网人才进行更好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 人际关系 职业选择 目标对象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